普车诗词>刘驾的诗>春夜二首(后首一作秋怀)>

春夜二首(后首一作秋怀),刘驾春夜二首(后首一作秋怀)全诗,刘驾春夜二首(后首一作秋怀)古诗,春夜二首(后首一作秋怀)翻译,春夜二首(后首一作秋怀)译文

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

[唐代] 刘驾

一别杜陵归未期,只凭魂梦接亲知。
近来欲睡兼难睡,夜夜夜深闻子规。
几岁干戈阻路岐,忆山心切与心违。
时难何处披衷抱,日日日斜空醉归。

春夜二首(后首一作秋怀)译文

自从与您在杜陵分别,归期一直没有确定,只能靠魂牵梦萦来与亲人朋友相聚。 近来想要入睡却又难以入睡,每个深夜都能听到杜鹃鸟凄厉的啼叫。

连年战火阻隔了归乡的道路,思念家乡的心情是如此迫切,却又难以实现。 时局艰难,又有何处可以倾诉心中的苦闷呢?每天都是在夕阳西下时,独自一人空虚地醉酒而归。

春夜二首(后首一作秋怀)注释

  • 杜陵:地名,在今陕西省西安市东南,汉宣帝的陵墓所在地。这里代指诗人与友人分别之地。
  • 归未期:归期未定。
  • 魂梦:梦魂,指梦中。
  • 亲知:亲人朋友。
  • 子规:即杜鹃鸟,其鸣声凄切,常被古人用来表达思乡之情。
  • 干戈:指战争。
  • 路岐:道路。岐,岔路。
  • 忆山:思念家乡的山水。
  • 心切与心违:心里非常想念,但现实却与之相违背。
  • 时难:时局艰难。
  • 衷抱:内心的想法和情感。
  • 空醉归:白白地醉酒而归,形容心情空虚苦闷。

春夜二首(后首一作秋怀)讲解

这首诗是诗人刘驾在战乱时期思念家乡和亲友的抒情之作。全诗表达了诗人因战乱而无法归乡,思乡之情无法排解的痛苦心情。

首联点明与亲友分别的时间和地点,以及无法相见的无奈。诗人与友人在杜陵分别后,归期渺茫,只能在梦中与亲友相聚,表达了诗人对亲友的思念之情。

颔联描写诗人因思乡而难以入眠,以及深夜听到杜鹃鸟叫声时的悲凉心情。“近来欲睡兼难睡,夜夜夜深闻子规”一句,运用了叠字,强调了诗人长期失眠和对杜鹃鸟叫声的敏感,突出了诗人内心的痛苦。

颈联进一步写战乱阻隔归途,以及思乡之情与现实的矛盾。诗人渴望回到家乡,但连年战火阻断了归路,这种矛盾使诗人更加痛苦。

尾联表达了诗人在乱世中无法排解苦闷的心情。“时难何处披衷抱,日日日斜空醉归”一句,表明了诗人无处倾诉,只能借酒消愁,但醉酒之后,空虚感更加强烈,表达了诗人深深的无奈和悲哀。全诗语言质朴,感情真挚,表达了诗人对家乡和亲友的深切思念,以及对战乱的厌恶和对现实的无奈。

刘驾[唐代]

刘驾,唐(约公元八六七年前后在世)字司南,江东人。生卒年均不详,约唐懿宗咸通中前后在世。与曹邺友善,俱工古风。邺先及第,不忍先归,待于长安。辛文房称其“诗多比兴含蓄,体无定规,兴尽即止,为时所宗。”(《唐才子传》卷七)其诗较有社会内容,如《反贾客乐》反映农民疾苦,《有感》抨击边将腐化,《弃妇》表现对被遗弃妇女的同情,都是晚唐较好的作品。《直斋书录解题》著录有诗集一卷,《全唐诗》录存其诗六十八首,编为一卷。事迹见其《唐乐府十首序)) 、《唐摭言》卷四、《唐才子传》卷七。《全唐诗》录存其诗六十八首,编为一卷。 更多

http://shici.puchedu.cn/shici_detail/3a919eb56a8fdd857521.html

联系邮箱:

取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