月冷莎庭夜已深,百虫声外有清音。
诗情正苦无眠处,愧尔阶前相伴吟。
大家都搜:
蛩译文
月光清冷,照在长满莎草的庭院里,夜已经很深了。在各种虫鸣声之外,可以听到一种清越的声音。我正苦于寻找诗的灵感,难以入睡,真感到惭愧,你(蟋蟀)竟然在台阶前陪伴着我吟唱。
蛩注释
蛩讲解
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中所作的《蛩》。全诗通过描写诗人深夜未眠时,听到蟋蟀在台阶前鸣叫的情景,表达了诗人孤独寂寞的心情,以及对蟋蟀的感激之情。
首句“月冷莎庭夜已深”,点明了时间、地点和环境。清冷的月光洒在长满莎草的庭院里,暗示了夜的寂静和诗人内心的孤寂。“夜已深”则进一步渲染了这种氛围,为下文蟋蟀的出现作了铺垫。
第二句“百虫声外有清音”,写诗人听到蟋蟀的鸣叫声。在各种虫鸣声中,蟋蟀的叫声显得格外清脆悦耳,引起了诗人的注意。“清音”二字,既写出了蟋蟀叫声的特点,也暗示了诗人对这种声音的喜爱。
第三句“诗情正苦无眠处”,写诗人此时的状态。诗人正苦于寻找诗的灵感,难以入睡。“诗情正苦”表明诗人对创作的渴望,而“无眠处”则暗示了诗人内心的焦虑和不安。
第四句“愧尔阶前相伴吟”,是全诗的点睛之笔。诗人听到蟋蟀的鸣叫声,感到非常惭愧,因为自己在苦思冥想,而蟋蟀却在台阶前陪伴着自己吟唱。“愧尔”二字,表达了诗人对蟋蟀的感激之情,也暗示了诗人对自然的喜爱和对生命的尊重。同时,诗人将蟋蟀的鸣叫比作“吟”,赋予了蟋蟀以人的情感,使诗歌更具有感染力。
总的来说,这首诗语言清新自然,意境幽静,情感真挚,表达了诗人孤独寂寞的心情,以及对蟋蟀的感激之情。诗中,诗人将自己与蟋蟀融为一体,营造了一种和谐的氛围,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命的尊重。
诗词大全
别人正在查
http://shici.puchedu.cn/shici_detail/3a7cdd6d2d4167c3f8de.html
联系邮箱: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