普车诗词>刘长卿的诗>宿双峰寺,寄卢七、李十六>

宿双峰寺,寄卢七、李十六,刘长卿宿双峰寺,寄卢七、李十六全诗,刘长卿宿双峰寺,寄卢七、李十六古诗,宿双峰寺,寄卢七、李十六翻译,宿双峰寺,寄卢七、李十六译文

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

[唐代] 刘长卿

寥寥禅诵处,满室虫丝结。
独与山中人,无心生复灭。
徘徊双峰下,惆怅双峰月。
杳杳暮猿深,苍苍古松列。
玩奇不可尽,渐远更幽绝。
林暗僧独归,石寒泉且咽。
竹房响轻吹,萝径阴馀雪。
卧涧晓何迟,背岩春未发。
此游诚多趣,独往共谁阅。
得意空自归,非君岂能说。

宿双峰寺,寄卢七、李十六译文

禅房寂静,诵经声稀疏,屋内蛛丝结满。只有与山中的隐士为伴,忘却人生的生生死死。 在双峰山下徘徊,对着双峰山上的月亮惆怅。 傍晚,猿猴的叫声消失在山林深处,古老的松树苍翠挺拔地排列着。 山中景物新奇,无法一一赏玩,越往深处走越幽静绝俗。 天色昏暗,僧人独自归来,寒冷的石头旁,泉水呜咽流淌。 竹舍里传来轻轻的笛声,长满萝草的小路还留着残雪的阴影。 躺在山涧中,不知不觉天亮了,背阴的山岩处,春天还没有到来。 这次游历确实有很多乐趣,独自前往,又能与谁一同欣赏呢? 满怀兴致空自归来,如果不是你们,我又向谁诉说呢?

宿双峰寺,寄卢七、李十六注释

  1. 寥寥:稀少,冷清。
  2. 禅诵处:指寺庙中诵经的地方。
  3. 虫丝结:指蜘蛛网,形容久无人迹。
  4. 无心生复灭:指不受世事困扰,不执着于生死。
  5. 徘徊:来回走动。
  6. 杳杳:幽深貌。
  7. 暮猿深:傍晚时猿猴啼叫,声音传入深山中。
  8. 苍苍:深青色,指古松的颜色。
  9. 玩奇:欣赏奇异的景色。
  10. 幽绝:幽静绝俗。
  11. 咽:声音低沉。
  12. 竹房:竹舍。
  13. 轻吹:指轻轻的笛声。
  14. 萝径:长满萝草的小路。
  15. 阴馀雪:背阴处残留的雪。
  16. 卧涧:躺在山涧中。
  17. 背岩:背阴的山岩。
  18. 诚:确实。
  19. 阅:欣赏,观看。
  20. 得意:兴致高昂。
  21. 非君:不是指你们。指卢七、李十六。

宿双峰寺,寄卢七、李十六讲解

这首诗是刘长卿游宿双峰寺时,写给卢七和李十六的。诗中描绘了双峰寺的幽静环境和山中景色的奇特,抒发了诗人超脱尘世、寄情山水的思想感情,以及希望与友人分享美景的愿望。

  • 首联点明地点和环境,以“寥寥”、“满室”形成对比,渲染了寺庙的冷清和幽深。
  • 颔联写诗人与山中隐士为伴,摆脱世俗的困扰,表现了诗人淡泊名利、追求自由的精神境界。
  • 颈联第三联描写双峰寺周围的景色,从月夜到傍晚,从古松到幽泉,展现了山中景色的奇异和幽静。诗人运用多种感官描写,使景物栩栩如生。
  • 尾联表达了诗人独自游览的遗憾,以及希望与友人分享美景的愿望。诗人认为,只有志同道合的朋友才能理解自己的感受,才能真正欣赏山水之美。

整首诗语言清丽,意境深远,表达了诗人对山水的热爱和对友情的珍视。诗中既有对自然景色的描写,又有对人生哲理的思考,体现了刘长卿诗歌的独特风格。

刘长卿[唐代]

刘长卿(709—789),字文房,汉族,宣城(今属安徽)人,唐代诗人。后迁居洛阳,河间(今属河北)为其郡望。唐玄宗天宝年间进士。肃宗至德中官监察御史,苏州长洲县尉,代宗大历中任转运使判官,知淮西、鄂岳转运留后,又被诬再贬睦州司马。因刚而犯上,两度迁谪。德宗建中年间,官终随州刺史,世称刘随州。 更多

http://shici.puchedu.cn/shici_detail/31c8fcc68a15b4f0f8bf.html

联系邮箱:

取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