普车诗词>刘长卿的诗>喜朱拾遗承恩拜命赴任上都>

喜朱拾遗承恩拜命赴任上都,刘长卿喜朱拾遗承恩拜命赴任上都全诗,刘长卿喜朱拾遗承恩拜命赴任上都古诗,喜朱拾遗承恩拜命赴任上都翻译,喜朱拾遗承恩拜命赴任上都译文

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

[唐代] 刘长卿

诏书征拜脱荷裳,身去东山闭草堂。
阊阖九天通奏籍,华亭一鹤在朝行。
沧州离别风烟远,青琐幽深漏刻长。
今日却回垂钓处,海鸥相见已高翔。

喜朱拾遗承恩拜命赴任上都译文

朝廷的诏书征召你,脱下隐士的粗布衣裳,离开东山,关闭了简陋的草堂。

你的名字已列入天庭的奏章,如今就像华亭的仙鹤,在朝廷中行走。

与沧州的离别,已是风烟渺茫,宫廷的幽深寂静,时间也显得漫长。

今日你又回到曾经垂钓的地方,海鸥看见你,也已经高飞远扬。

喜朱拾遗承恩拜命赴任上都注释

  • 朱拾遗:指朱放,唐代诗人,曾任拾遗官职。
  • 承恩拜命:承受皇恩,接受任命。
  • 上都:指都城,即长安。
  • 诏书:皇帝的命令文书。
  • 荷裳:用荷叶做成的衣服,指隐士的服装。
  • 东山:指隐居的地方,这里代指朱放隐居之处。
  • 草堂:简陋的房屋,这里指朱放的住所。
  • 阊阖:神话中的天门,这里代指皇宫。
  • 九天:天的最高处,这里指朝廷。
  • 奏籍:官员的名册。
  • 华亭一鹤:比喻显贵之人。晋代陆机将死时叹息说“华亭鹤唳,岂可复闻乎?”后以“华亭鹤唳”比喻仕宦者的失意悲伤之情。这里是反用其意,赞美朱放入朝为官。
  • 沧州:朱放曾居住的地方。
  • 青琐:装饰有青色花纹的门窗,这里指宫廷。
  • 漏刻:古代计时器,这里指时间。
  • 垂钓处:指朱放隐居垂钓的地方。
  • 海鸥:常被用来象征自由自在的生活。
  • 高翔:高飞远翔,形容仕途得意。

喜朱拾遗承恩拜命赴任上都讲解

这首诗是刘长卿赠给朱放的,表达了对友人朱放承蒙皇恩,被任命为官,离开隐居之地赴长安上任的喜悦和祝贺之情。

首联“诏书征拜脱荷裳,身去东山闭草堂”,开篇点明朱放接受朝廷的任命,脱下隐士的服装,离开隐居之地。其中“脱荷裳”、“闭草堂”生动地描绘了朱放从隐士到官员的转变。

颔联“阊阖九天通奏籍,华亭一鹤在朝行”,赞美朱放的名字已列入朝廷的名册,预示着他将在朝廷中有所作为。“华亭一鹤”典故的反用,更增添了赞美之意。

颈联“沧州离别风烟远,青琐幽深漏刻长”,回忆与朱放在沧州分别的情景,反衬出宫廷的幽深和时间的漫长。

尾联“今日却回垂钓处,海鸥相见已高翔”,表达了诗人对朱放的祝愿,希望他能够像高飞的海鸥一样,在仕途上取得成功。海鸥“高翔”既象征着朱放的飞黄腾达,也暗示着诗人对友人的期望。

全诗语言流畅自然,情感真挚,既有对友人离开隐居之地的惋惜,更有对其步入仕途的祝贺和期望。诗中运用了多个典故,增加了诗歌的文化内涵和艺术表现力。

刘长卿[唐代]

刘长卿(709—789),字文房,汉族,宣城(今属安徽)人,唐代诗人。后迁居洛阳,河间(今属河北)为其郡望。唐玄宗天宝年间进士。肃宗至德中官监察御史,苏州长洲县尉,代宗大历中任转运使判官,知淮西、鄂岳转运留后,又被诬再贬睦州司马。因刚而犯上,两度迁谪。德宗建中年间,官终随州刺史,世称刘随州。 更多

http://shici.puchedu.cn/shici_detail/316792968aa4087379cf.html

联系邮箱:

取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