普车诗词>李绅的诗>虎不食人>

虎不食人,李绅虎不食人全诗,李绅虎不食人古诗,虎不食人翻译,虎不食人译文

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

[唐代] 李绅

南山白额同驯扰,亦变仁心去杀机。
不竞牛甘令买患,免遭狐假妄凭威。
渡河岂适他邦害,据谷终无暴物非。
尔效驺虞护生草,岂徒柔伏在淮淝。

虎不食人译文

南山上的白额虎也能被驯服安抚,改变了本性,消除了杀戮之心。

不争夺牛羊的美味,免除了买祸招灾;避免了被狐狸假借威势的欺凌。

渡过黄河难道是为了到别的国家去加害于人吗?占据山谷最终也不会做出凶暴的事情来。

你们效法驺虞,爱护一切有生命的草木,难道仅仅只是在淮河、淝水一带表现得温顺驯服吗?

虎不食人注释

  • 南山: 指终南山,泛指山林。
  • 白额: 指额头有白色斑纹的老虎。
  • 驯扰: 驯服,安抚。
  • 仁心: 仁慈之心。
  • 杀机: 杀戮的念头。
  • 竞: 争夺。
  • 牛甘: 牛羊的美味。
  • 买患: 买祸,招致祸患。
  • 狐假妄凭威: 狐狸假借老虎的威势。比喻依仗别人的势力欺压人。
  • 渡河: 渡过黄河。
  • 他邦: 其他国家。
  • 据谷: 占据山谷。
  • 暴物: 凶暴的事物。
  • 驺虞: 古代传说中的仁兽,不食生肉,只吃自然死亡的动物。
  • 护生草: 爱护一切有生命的草木。
  • 柔伏: 温顺驯服。
  • 淮淝: 指淮河、淝水一带。淝水之战发生于此。

虎不食人讲解

这首诗以虎为题,但并非单纯描写老虎,而是借虎喻人,表达了诗人对统治者施行仁政的期望,以及对社会安定、人民安居乐业的渴望。

首联“南山白额同驯扰,亦变仁心去杀机”,写老虎经过驯服可以变得温顺,甚至改变本性,去除杀戮之心。这里的老虎象征着那些原本具有暴力倾向的人或势力,经过教化是可以向善的。

颔联“不竞牛甘令买患,免遭狐假妄凭威”,进一步说明了驯服老虎的好处:不与民争利,就不会招致祸患;避免被小人利用,狐假虎威。

颈联“渡河岂适他邦害,据谷终无暴物非”,设问反问,强调老虎安分守己,不会主动去侵害他人,也不会在自己的领地里做出凶暴的事情。

尾联“尔效驺虞护生草,岂徒柔伏在淮淝”,诗人希望统治者能够像传说中的仁兽驺虞一样,爱护万物,施行仁政,而不是仅仅在特定的地区表现得温顺,而是要将仁政推广到全国各地。

全诗语言朴实,寓意深刻,通过对老虎的描写,表达了诗人对社会和谐、人民幸福的向往,以及对统治者施行仁政的期望。同时也告诫人们,要约束自己的行为,避免作恶,共同维护社会的安定。

李绅[唐代]

李绅(772—846)汉族,亳州(今属安徽)人,生于乌程(今浙江湖州),长于润州无锡(今属江苏)。字公垂。27岁考中进士,补国子助教。与元稹、白居易交游甚密,他一生最闪光的部分在于诗歌,他是在文学史上产生过巨大影响的新乐府运动的参与者。作有《乐府新题》20首,已佚。著有《悯农》诗两首:“锄禾日当午,汗滴禾下土,谁知盘中餐,粒粒皆辛苦。”脍炙人口,妇孺皆知,千古传诵。《全唐诗》存其诗四卷。 更多

http://shici.puchedu.cn/shici_detail/2e7eb977d226a5779a1c.html

联系邮箱:

取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