普车诗词>骆宾王的诗>秋菊>

秋菊,骆宾王秋菊全诗,骆宾王秋菊古诗,秋菊翻译,秋菊译文

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

[唐代] 骆宾王

擢秀三秋晚,开芳十步中。
分黄俱笑日,含翠共摇风。
碎影涵流动,浮香隔岸通。
金翘徒可泛,玉斝竟谁同。

秋菊译文

秋季深晚,菊花才显露出秀美的花苞,一旦盛开,芬芳便能弥漫十步之遥。 菊花色泽金黄,一同对着太阳展现笑颜,花叶饱含翠绿,共同在秋风中摇曳生姿。 破碎的花影倒映在流动的波光里,淡淡的清香飘过河岸,四处飘散。 菊花即使像金钗那样精美,也只能任人漂浮玩赏,又有谁会像陶渊明那样用玉杯来盛酒共饮呢?

秋菊注释

  • 擢秀: 显露出秀美的花苞。擢,拔,引申为显露。
  • 三秋晚: 指秋季深晚。三秋,指秋季的三个月。
  • 开芳: 花朵盛开,散发芬芳。
  • 十步中: 指花香弥漫的范围。
  • 分黄: 花朵呈现黄色。
  • 俱笑日: 一起对着太阳展现笑颜。
  • 含翠: 饱含翠绿之色。
  • 共摇风: 一起在秋风中摇曳。
  • 碎影: 破碎的花影。
  • 涵流动: 倒映在流动的波光里。涵,包含,此处指倒映。
  • 浮香: 淡淡的清香。
  • 隔岸通: 飘过河岸,四处飘散。
  • 金翘: 金钗,比喻菊花的美丽。翘,同“翘”,指装饰用的发钗。
  • 徒可泛: 只能任人漂浮玩赏。徒,白白地,空。泛,漂浮。
  • 玉斝: 玉制的酒杯。斝,古代盛酒的器具。
  • 竟谁同: 究竟与谁一同饮酒呢?典出陶渊明爱菊,常采菊酿酒。

秋菊讲解

这首诗描绘了秋菊的形态、色彩、香气以及诗人对菊花的喜爱之情。

首联点明菊花开放的时节和特点。“擢秀三秋晚,开芳十步中”,菊花在深秋时节才显露出秀美的花苞,一旦盛开,芬芳便能弥漫十步之遥,突出了菊花凌霜傲骨的品格和浓郁的香气。

颔联描写菊花的色彩和姿态。“分黄俱笑日,含翠共摇风”,菊花色泽金黄,一同对着太阳展现笑颜,花叶饱含翠绿,共同在秋风中摇曳生姿,运用拟人的手法,将菊花描写得生机勃勃,富有情趣。

颈联描写菊花的意象。“碎影涵流动,浮香隔岸通”,破碎的花影倒映在流动的波光里,淡淡的清香飘过河岸,四处飘散,运用视觉和嗅觉描写,展现了菊花的美丽和香气,也营造了一种幽静清雅的意境。

尾联抒发了诗人对菊花的喜爱之情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。“金翘徒可泛,玉斝竟谁同”,菊花即使像金钗那样精美,也只能任人漂浮玩赏,又有谁会像陶渊明那样用玉杯来盛酒共饮呢?诗人以陶渊明爱菊的典故,表达了自己对菊花的喜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,也流露出一种孤芳自赏的情怀。

全诗语言清新流畅,意象生动形象,情感真挚自然,展现了诗人对菊花的喜爱和对美好事物的赞美,也表达了诗人高洁的品格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。

骆宾王[唐代]

骆宾王(约619—约687年)字观光,汉族,婺州义乌人(今浙江义乌)。唐初诗人,与王勃、杨炯、卢照邻合称“初唐四杰”。又与富嘉谟并称“富骆”。高宗永徽中为道王李元庆府属,历武功、长安主簿,仪凤三年,入为侍御史,因事下狱,次年遇赦,调露二年除临海丞,不得志,辞官。有集。骆宾王于武则天光宅元年,为起兵扬州反武则天的徐敬业作《代李敬业传檄天下文》,敬业败,亡命不知所之,或云被杀,或云为僧。 更多

http://shici.puchedu.cn/shici_detail/2df3aeb1989205f60981.html

联系邮箱:

取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