普车诗词>柳宗元的诗>突厥之大古夷狄莫强…铁山碎第八>

突厥之大古夷狄莫强…铁山碎第八,柳宗元突厥之大古夷狄莫强…铁山碎第八全诗,柳宗元突厥之大古夷狄莫强…铁山碎第八古诗,突厥之大古夷狄莫强…铁山碎第八翻译,突厥之大古夷狄莫强…铁山碎第八译文

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

[唐代] 柳宗元

铁山碎,大漠舒。
二虏劲,连穹庐。
背北海,专坤隅。
岁来侵边。
或傅于都。
天子命元帅,奋其雄图。
破定襄,降魁渠。
穷竟窟宅,斥余吾。
百蛮破胆,边氓苏。
威武辉耀,明鬼区。
利泽弥万祀,功不可逾。
官臣拜手,惟帝之谟。

突厥之大古夷狄莫强…铁山碎第八译文

铁山崩摧,广阔的沙漠得以伸展。突厥和回纥两个强劲的虏族,连绵不断地居住在穹庐之中。他们背靠北海,独占西北边陲。每年都来侵扰边境,甚至逼近京都。天子于是命令元帅,奋发他的雄才大略。攻破了定襄,降服了魁渠。彻底捣毁了他们的巢穴,驱逐了余吾。各少数民族吓破了胆,边境百姓得以苏醒。威武的光辉照耀远方,连鬼神也感到震慑。带来的利益将延续万年,功绩不可超越。文武百官拱手拜贺,都归功于皇帝英明的谋划。

突厥之大古夷狄莫强…铁山碎第八注释

  • 铁山碎: 指突厥势力的衰败。铁山,突厥族居住和活动的地区,以铁山为名。
  • 大漠舒: 指突厥势力衰败后,广阔的沙漠地区得以安定。
  • 二虏: 指突厥和回纥。唐时北方两大少数民族势力。
  • 劲: 强劲。
  • 穹庐: 古代北方游牧民族居住的毡帐,像天空一样圆顶。
  • 背北海: 背靠北海,指居住在北方边远地区。北海,古代指贝加尔湖。
  • 专坤隅: 独占西北边陲。坤隅,指西北方。
  • 岁来侵边: 每年都来侵扰边境。
  • 傅于都: 逼近京都。傅,接近。都,指京都长安。
  • 天子: 指唐朝皇帝。
  • 元帅: 指奉命征讨突厥的将领。
  • 奋其雄图: 奋发他的雄才大略。
  • 破定襄: 攻破定襄。定襄,唐朝的郡名,也是对突厥作战的重要据点。
  • 降魁渠: 降服魁渠。魁渠,突厥的首领。
  • 穷竟窟宅: 彻底捣毁他们的巢穴。穷竟,彻底。窟宅,指突厥的居住地。
  • 斥余吾: 驱逐余吾。余吾,突厥的部落或首领。
  • 百蛮: 指各少数民族。
  • 边氓苏: 边境百姓得以苏醒。
  • 威武辉耀,明鬼区: 威武的光辉照耀远方,连鬼神也感到震慑。
  • 利泽弥万祀: 带来的利益将延续万年。弥,延续。祀,年。
  • 功不可逾: 功绩不可超越。逾,超越。
  • 官臣拜手: 文武百官拱手拜贺。
  • 惟帝之谟: 都归功于皇帝英明的谋划。谟,计谋,谋略。

突厥之大古夷狄莫强…铁山碎第八讲解

这首诗是柳宗元歌颂唐朝平定突厥,维护边境安宁的功绩的。诗歌以简洁的语言,概括了突厥的兴衰,以及唐朝的英勇反击。

诗的前半部分描述了突厥的强盛及其对唐朝边境的威胁。通过“铁山碎,大漠舒”揭示了突厥衰败的开端。接着,描写了突厥和回纥的强劲,他们占据着广阔的地域,并不断侵扰边境,甚至威胁到京都的安全。

诗的后半部分则集中描写了唐朝平定突厥的功绩。天子派遣元帅,奋发雄才大略,最终攻破定襄,降服魁渠,彻底捣毁了突厥的巢穴,驱逐了残余势力。这一系列的胜利,使得各少数民族震慑,边境百姓得以安宁。

诗歌最后,将所有的功劳归于皇帝的英明领导,表达了对皇帝的赞美和歌颂。全诗气势磅礴,语言精炼,表达了对国家安定,民族团结的期盼。

柳宗元[唐代]

柳宗元(773年-819年),字子厚,唐代河东(今山西运城)人,杰出诗人、哲学家、儒学家乃至成就卓著的政治家,唐宋八大家之一。著名作品有《永州八记》等六百多篇文章,经后人辑为三十卷,名为《柳河东集》。因为他是河东人,人称柳河东,又因终于柳州刺史任上,又称柳柳州。柳宗元与韩愈同为中唐古文运动的领导人物,并称“韩柳”。在中国文化史上,其诗、文成就均极为杰出,可谓一时难分轩轾。 更多

http://shici.puchedu.cn/shici_detail/2d653d12dd4861aa419c.html

联系邮箱:

取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