普车诗词>刘得仁的诗>送知全禅师南游>

送知全禅师南游,刘得仁送知全禅师南游全诗,刘得仁送知全禅师南游古诗,送知全禅师南游翻译,送知全禅师南游译文

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

[唐代] 刘得仁

师誉振京城,谈空万乘听。
北行山已雪,南去木犹青。
夜岳禅销月,秋潭汲动星。
回期不可定,孤鹤在高冥。

送知全禅师南游译文

禅师的名声响彻京城,谈论佛理,连皇帝也倾听。 向北走时,山已经覆盖着白雪,向南去,树木依然青翠葱茏。 在夜晚的山岳禅定,明月似乎也随之消融,在秋天的深潭汲水,倒影的星星也随之摇动。 归来的日期无法确定,就像那孤单的鹤,高飞于辽阔的天空。

送知全禅师南游注释

  1. 知全禅师:诗人送别的对象,一位精通佛法的禅师。
  2. 京城:指当时的都城长安。
  3. 万乘:指皇帝。古代天子驾车为六马,诸侯驾车为四马,大夫驾车为三马,士驾车为二马,庶人驾车为一马。拥有万辆兵车的,只有天子,故用“万乘”代指皇帝。
  4. 谈空:指谈论佛教的空性理论。
  5. 北行山已雪:指禅师北行时,北方山峦已经覆盖白雪,暗示时节已是深秋或初冬。
  6. 南去木犹青:指禅师南行时,南方树木仍然青翠,点明南北气候差异。
  7. 夜岳禅销月:形容禅师在山岳间夜间禅修,达到物我两忘的境界,连月亮的光辉都似乎被禅定所消融。
  8. 秋潭汲动星:形容秋夜在深潭边汲水,水中倒映的星光也随之摇动,表现禅师生活的清苦和禅意的空灵。
  9. 回期不可定:指禅师此行游历四方,归期难以确定。
  10. 孤鹤在高冥:以孤鹤高飞于天空来比喻禅师的自由自在,也暗示禅师远离尘世,追求精神境界的升华。冥,幽深的天空。

送知全禅师南游讲解

这首诗是刘得仁送别知全禅师南游的作品。全诗表达了对知全禅师的敬佩和惜别之情,也流露出对禅师远游的祝福。

首联点明知全禅师的名声和地位,连皇帝也听他讲经,可见其德行和学识之高深。

颔联通过“北行山已雪,南去木犹青”对比,暗示了时节和地域的差异,也为禅师的南游增添了诗意。

颈联“夜岳禅销月,秋潭汲动星”两句,运用了生动的意象,描绘了禅师清修的生活和高深的禅境。 “禅销月”和“汲动星”都运用了拟人手法,使画面更加生动,也更富有禅意。

尾联“回期不可定,孤鹤在高冥”表达了诗人对禅师的惜别之情,也用孤鹤高飞的意象,赞美了禅师自由自在、超脱尘世的精神境界。

全诗语言简洁流畅,意境深远,既有对禅师的赞美,也有对禅宗思想的体现,是一首优秀的送别诗。诗中运用了对比、拟人等多种修辞手法,使得诗歌更加生动形象,富有感染力。同时,诗歌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佛教的尊崇和对禅宗思想的推崇。

刘得仁[唐代]

刘得仁(约公元八三八年前后在世),唐朝时期作家,字、里、生卒年均不详,约唐文宗开成中前后在世。相传他是公主之子。长庆中,(公元八二三年左右)即有诗名。自开成至大中四朝,昆弟以贵戚皆擢显位,独得仁出入举场三十年,竟无所成。得仁著有诗集一卷,《新唐书艺文志》传于世。 更多

http://shici.puchedu.cn/shici_detail/28f5ecd501c8a4976edb.html

联系邮箱:

取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