普车诗词>李至的诗>桃花犬歌呈修史钱侍郎>

桃花犬歌呈修史钱侍郎,李至桃花犬歌呈修史钱侍郎全诗,李至桃花犬歌呈修史钱侍郎古诗,桃花犬歌呈修史钱侍郎翻译,桃花犬歌呈修史钱侍郎译文

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

[宋代] 李至

宫中有犬桃花名,绛缯围颈悬金铃。
先皇为爱驯且异,指顾之间知上意。
珠帘未卷扇未开,桃花摇尾常先至。
夜静不离香砌眠,朝饥只傍御床餧。
彩云路熟不劳牵,瑶草风微有时吠。
无何轩后铸鼎成,忽遗弓剑弃寰瀛。
迢迢松阙伊川上,远爱龙輴十数程。
两眦涟涟似垂淚,骨见毛寒顿憔悴。
万人见者倍伤心,微物感恩犹若是。
韩卢备猎何足嘉,西旅充庭岂为瑞。
闻君奉诏修实录,一字为褒应不曲。
白鱼赤雁且勿书,愿君书此惩浮俗。

桃花犬歌呈修史钱侍郎译文

皇宫中有一只名叫桃花的狗,脖子上系着红色的丝带,挂着金铃。

先皇喜爱它,认为它与众不同,它能领会皇上的心意。

珠帘还没卷起,扇子还没打开,桃花摇着尾巴总是先到。

夜晚安静时,它睡在香砌旁,早晨饥饿时,只在御床边吃东西。

熟悉皇宫的道路,不用人牵引,微风吹拂着瑶草时,它偶尔吠叫。

不久,先皇驾崩,留下弓剑离开了人世。

遥远的松柏林和宫殿在伊水边,龙车载着先皇的灵柩走了十几程。

桃花两眼泪汪汪,似乎在流泪,瘦骨嶙峋,毛发稀疏,显得憔悴。

见过它的人都感到伤心,如此微小的动物尚且如此感恩。

韩卢善于狩猎有什么值得称赞的,西域进贡的珍奇异兽又怎能算是祥瑞?

听说您奉旨修撰史书,一字一句都应该公正不阿。

白鱼跃入船中、赤雁飞舞之类的祥瑞之兆且不要记载,希望您能记载桃花犬的事迹,以惩戒浮夸的世风。

桃花犬歌呈修史钱侍郎注释

  • 修史钱侍郎:指当时奉命修撰史书的钱侍郎。
  • 桃花:指诗中所写的狗的名字。
  • 绛缯:红色的丝带。
  • 指顾:指点,示意。
  • 香砌:用香料砌成的台阶或庭院。
  • 御床:皇帝的床。
  • 餧(wèi):喂养。
  • 彩云路:指宫廷的道路,形容桃花犬对宫廷道路非常熟悉。
  • 瑶草:珍奇的草。
  • 轩后:指黄帝。传说黄帝铸鼎升天。这里借指去世的皇帝。
  • 弓剑:指皇帝生前所用的器物,代指皇帝。
  • 寰瀛(huán yíng):指天下,人世。
  • 松阙(sōng què):松柏夹道的宫门,指帝王的陵墓。
  • 伊川:指伊水,在洛阳附近,是古代帝王陵墓的集中地。
  • 龙輴(lóng chūn):皇帝的灵车。
  • 两眦(liǎng zì):两眼。
  • 韩卢:古代名犬,善于猎取狡兔。
  • 西旅:指来自西域的使者。
  • 实录:指真实的史书。
  • 不曲:不阿谀奉承,公正。
  • 白鱼赤雁:古代认为白鱼跃入船中、赤雁飞舞是祥瑞的征兆,这里指虚假的祥瑞。
  • 浮俗:指虚浮的世风。

桃花犬歌呈修史钱侍郎讲解

这首诗歌颂了一只名为桃花的宫廷犬对已故皇帝的忠诚和感恩之情,并通过对桃花犬的描写,讽刺了当时社会虚浮夸张的世风,并劝诫修史者要秉笔直书,记录真实的事迹。

诗歌首先描绘了桃花犬受宠的景象,展现了它与皇帝之间的亲密关系。接着,描写了皇帝驾崩后,桃花犬的悲伤和憔悴,突出了它的忠诚和感恩。最后,诗人以议论作结,表达了对浮夸世风的批判,并希望修史者能够以桃花犬的事迹为鉴,秉笔直书,惩戒浮俗。

诗歌语言朴实,感情真挚,通过对一只犬的描写,反映了深刻的社会问题,具有一定的思想意义。诗中将犬的忠诚与人类的虚伪形成对比,更突显了主题的深刻性。

李至[宋代]

(947—1001)宋真定人,字言几。七岁而孤,为内臣李知审养子。太宗太平兴国间进士。历通判鄂州,擢著作郎、直史馆,累迁右补阙、知制诰。八年,拜参知政事。雍熙初,谏太宗亲征范阳,以目疾求解机政。命兼秘书监,总秘阁藏书。淳化五年,兼判国子监,总领校雠、刊刻七经疏。真宗即位,拜工部尚书、参知政事,主张弃灵州,安抚西夏。后罢为武胜军节度使,徙知河南府。与李昉以诗相酬,有《二李唱和集》。 更多

http://shici.puchedu.cn/shici_detail/21bf9b4eb8de3484ba13.html

联系邮箱:

取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