普车诗词>杜甫的诗>草堂即事>

草堂即事,杜甫草堂即事全诗,杜甫草堂即事古诗,草堂即事翻译,草堂即事译文

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

[唐代] 杜甫

荒村建子月,独树老夫家。
雾里江船渡,风前径竹斜。
寒鱼依密藻,宿鹭起圆沙。
蜀酒禁愁得,无钱何处赊。

草堂即事译文

荒凉的村落刚进入十一月,只有一棵老树陪伴着我的茅屋。 江上的渡船在雾气中穿行,竹林小路在风中倾斜。 寒冷的鱼儿依偎着茂密的藻类,栖息的白鹭从圆形的沙滩上飞起。 蜀地的酒勉强能够压制住我的愁绪,但没钱又该到哪里去赊酒呢?

草堂即事注释

  • 草堂:杜甫在成都浣花溪畔所建的住所。
  • 即事:就眼前景物抒发感受。
  • 荒村:荒凉的村落。当时成都经历战乱,十分萧条。
  • 建子月:指农历十一月。古代以“子”为地支之首,农历十一月为子月。
  • 独树:指草堂旁仅存的一棵老树,也象征着诗人孤单的身影。
  • 老夫家:指诗人的茅屋。
  • 雾里江船渡:江上的渡船在雾气中行驶。
  • 风前径竹斜:风吹动竹林,小路旁的竹子倾斜。
  • 寒鱼依密藻:寒冷的鱼儿靠近茂密的水草取暖。
  • 宿鹭起圆沙:栖息在沙滩上的白鹭被惊动飞起。
  • 蜀酒禁愁得:蜀地的酒勉强能够压制住忧愁。禁:抑制,压制。
  • 赊(shē):赊欠。

草堂即事讲解

这首诗是杜甫定居草堂后所作,描绘了草堂周围萧瑟荒凉的景象,表达了诗人贫困潦倒、忧愁苦闷的心情。

首联点明时间、地点和环境。“荒村建子月,独树老夫家”,交代了时间是农历十一月,地点是荒凉的村落,环境是只有一棵老树陪伴着诗人的茅屋。一个“荒”字,点明了当时社会的萧条和诗人生活的困顿。

颔联描绘了草堂周围的景象。“雾里江船渡,风前径竹斜”,雾气弥漫,江上的渡船在雾中穿行;风吹过,竹林小路旁的竹子也随之倾斜。这两句写景,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迷茫和不安。

颈联描写了水中的鱼和沙滩上的鹭。“寒鱼依密藻,宿鹭起圆沙”,寒冷的鱼儿靠近水草取暖,栖息的白鹭被惊动飞起。这两句写动物,更加衬托出环境的寒冷和萧瑟。

尾联抒发了诗人的情感。“蜀酒禁愁得,无钱何处赊”,诗人想借酒消愁,但却囊中羞涩,连买酒的钱都没有。这两句既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的无奈,也表现了他忧国忧民的深沉情感。

全诗语言朴实自然,却蕴含着深刻的思想感情。诗人通过对草堂周围环境的描写,表达了自己贫困潦倒、忧愁苦闷的心情,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和人民的苦难。诗中“蜀酒禁愁得,无钱何处赊”一句,更是成为了杜甫诗歌中经典的句子,表现了诗人生活的困窘和精神的痛苦。

杜甫[唐代]

杜甫(712-770),字子美,自号少陵野老,世称“杜工部”、“杜少陵”等,汉族,河南府巩县(今河南省巩义市)人,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,杜甫被世人尊为“诗圣”,其诗被称为“诗史”。杜甫与李白合称“李杜”,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“小李杜”区别开来,杜甫与李白又合称“大李杜”。他忧国忧民,人格高尚,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,诗艺精湛,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,影响深远。759-766年间曾居成都,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。 更多

http://shici.puchedu.cn/shici_detail/20b4dd629eb1fef81b98.html

联系邮箱:

取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