普车诗词>刘过的诗>方竹杖>

方竹杖,刘过方竹杖全诗,刘过方竹杖古诗,方竹杖翻译,方竹杖译文

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

[宋代] 刘过

鹤骨风前瘦,龙姿雨后鲜。
锋棱四面峻,节操一生坚。
荷蓧行随适,看山倚最便。
从教方有碍,终不效规圆。

方竹杖译文

像鹤一样清瘦的竹身在风中更显清劲,雨后挺拔的姿态更显出龙一般的精神。四面棱角分明,象征着坚贞不屈的品格,一生的节操始终坚定。扛着竹杖随意行走,想去哪里就去哪里,看山的时候倚靠着它,最是方便。即使有人说方正的竹杖使用起来不方便,但我终究不会效仿圆滑世故的处世态度。

方竹杖注释

  • 方竹杖:用方竹制成的竹杖。方竹,竹的一种,其秆呈方形。
  • 鹤骨:比喻竹的清瘦挺拔。鹤,体态清高,常用来比喻人的清高或仙风道骨。
  • 龙姿:比喻竹的挺拔雄伟。龙,古代神话中的神异动物,常用来比喻君子或英雄人物。
  • 锋棱:棱角。这里指方竹的棱角分明。
  • 节操:气节操守。这里指方竹的坚贞不屈。
  • 荷蓧:扛着竹杖。蓧(diào),古代一种除草的农具,形状像铲子,这里借指竹杖。
  • 行随适:随意行走,想去哪里就去哪里。
  • 倚最便:倚靠着它最方便。
  • 从教:即使。
  • 方有碍:方形的竹杖使用起来可能不方便。
  • 规圆:圆滑。这里指圆滑世故的处世态度。规,圆规,引申为圆滑。

方竹杖讲解

这首诗歌咏的是方竹杖,实则是借物抒情,表达了作者坚守节操、不随波逐流的高尚品格。

首联“鹤骨风前瘦,龙姿雨后鲜”以鹤和龙比喻方竹,写出了方竹清瘦挺拔、雄伟的精神,奠定了全诗的基调。

颔联“锋棱四面峻,节操一生坚”是对方竹品格的直接赞美。四面棱角分明,象征着作者为人处世的原则和立场,一生坚守的节操,更表达了作者不轻易改变自己,不向世俗妥协的决心。

颈联“荷蓧行随适,看山倚最便”描写了方竹杖的实用性,同时也暗示了作者自由自在的生活态度。手持竹杖,随意而行,看山赏景,寄托了作者隐逸的情怀。

尾联“从教方有碍,终不效规圆”是全诗的点睛之笔,也是作者情感的集中体现。即使有人认为方竹杖使用起来不方便,作者也绝不会改变自己的棱角,效仿圆滑世故的处世态度。这表达了作者坚持自我、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坚定信念。

全诗语言精炼,形象生动,寓意深刻,借咏方竹杖,表达了作者坚守节操、不随波逐流的高尚品格,具有深刻的教育意义。诗歌的立意和表达方式都体现了中国古代文人“托物言志”的传统。

刘过[宋代]

刘过(1154~1206)南宋文学家,字改之,号龙洲道人。吉州太和(今江西泰和县)人,长于庐陵(今江西吉安),去世于江苏昆山,今其墓尚在。四次应举不中,流落江湖间,布衣终身。曾为陆游、辛弃疾所赏,亦与陈亮、岳珂友善。词风与辛弃疾相近,抒发抗金抱负狂逸俊致,与刘克庄、刘辰翁享有“辛派三刘”之誉,又与刘仙伦合称为“庐陵二布衣”。有《龙洲集》、《龙洲词》。 更多

http://shici.puchedu.cn/shici_detail/1feecfc6c3d0de165dea.html

联系邮箱:

取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