普车诗词>罗隐的诗>秋日富春江行>

秋日富春江行,罗隐秋日富春江行全诗,罗隐秋日富春江行古诗,秋日富春江行翻译,秋日富春江行译文

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

[唐代] 罗隐

远岸平如剪,澄江静似铺。
紫鳞仙客驭,金颗李衡奴。
冷叠群山阔,清涵万象殊。
严陵亦高见,归卧是良图。

秋日富春江行译文

遥远的江岸平坦得像刀剪修剪过一样,清澈的江水平静得像铺开的绸缎。江中游动的鱼儿,像是仙人驾驭的坐骑,闪耀着紫色的光芒。江边种植的橘树,结满了金黄色的果实,如同李衡家的奴仆般辛勤劳作。

寒冷的秋意层层叠叠,群山连绵,视野开阔。清澈的江水倒映着世间万物的景象,千姿百态,各不相同。严子陵的高风亮节也令人敬佩,他隐居富春江畔真是明智的选择。

秋日富春江行注释

  • 富春江:江名,在今浙江省境内。以风景秀丽著称。
  • 远岸平如剪:遥远的江岸平坦得像刀剪修剪过一样。形容江岸平整。
  • 澄江静似铺:清澈的江水平静得像铺开的绸缎。形容江水清澈平静。澄:清澈。铺:铺开的绸缎。
  • 紫鳞仙客驭:江中游动的鱼儿,像是仙人驾驭的坐骑,闪耀着紫色的光芒。形容鱼的颜色和姿态。鳞:鱼鳞。仙客:神仙。驭:驾驭。
  • 金颗李衡奴:江边种植的橘树,结满了金黄色的果实,如同李衡家的奴仆般辛勤劳作。形容橘树果实累累。金颗:金黄色的果实。李衡奴:指李衡种植的橘树。李衡,三国时期吴国人,曾种植千株橘树,死后嘱咐儿子以此为业,如同奴仆般侍奉橘树。
  • 冷叠群山阔:寒冷的秋意层层叠叠,群山连绵,视野开阔。叠:重叠。阔:开阔。
  • 清涵万象殊:清澈的江水倒映着世间万物的景象,千姿百态,各不相同。涵:包容,包含。万象:世间万物。殊:不同。
  • 严陵亦高见:严子陵的高风亮节也令人敬佩。严陵:即严子陵,东汉隐士,不愿出仕,隐居富春江畔。
  • 归卧是良图:他隐居富春江畔真是明智的选择。归卧:指隐居。良图:好的打算。

秋日富春江行讲解

这首诗是罗隐在秋日游览富春江时所作。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富春江秋日的美丽景色,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。

首联描写富春江两岸的景色。“远岸平如剪,澄江静似铺”,远处的江岸平坦如削,清澈的江水平静如绸,这两句诗以精妙的比喻,生动地展现了富春江的平阔和宁静。

颔联描写江中的鱼和江边的橘。“紫鳞仙客驭,金颗李衡奴”,江中的鱼儿,鳞片闪耀着紫色的光芒,像是仙人驾驭的坐骑;江边的橘树,结满了金黄色的果实,像是李衡家的奴仆般辛勤劳作。这两句诗运用了生动的意象和典故,表现了富春江的生机和物产的丰富。

颈联描写远山和江水的倒影。“冷叠群山阔,清涵万象殊”,寒冷的秋意层层叠叠,群山连绵,视野开阔;清澈的江水倒映着世间万物的景象,千姿百态,各不相同。这两句诗以阔大的视野和细腻的笔触,描绘了富春江的壮丽景色和丰富的意蕴。

尾联抒发了对严子陵的敬佩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。“严陵亦高见,归卧是良图”,严子陵的高风亮节也令人敬佩,他隐居富春江畔真是明智的选择。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功名利禄的淡泊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。

全诗语言精炼,意象生动,情景交融,既描绘了富春江的美丽景色,又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,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艺术价值。

罗隐[唐代]

罗隐(833-909),字昭谏,新城(今浙江富阳市新登镇)人,唐代诗人。生于公元833年(太和七年),大中十三年(公元859年)底至京师,应进士试,历七年不第。咸通八年(公元867年)乃自编其文为《谗书》,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,所以罗衮赠诗说:“谗书虽胜一名休”。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,总共考了十多次,自称“十二三年就试期”,最终还是铩羽而归,史称“十上不第”。黄巢起义后,避乱隐居九华山,光启三年(公元887年),55岁时归乡依吴越王钱镠,历任钱塘令、司勋郎中、给事中等职。公元909年(五代后梁开平三年)去世,享年77岁。 更多

http://shici.puchedu.cn/shici_detail/1f65056fa084a679b93e.html

联系邮箱:

取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