普车诗词>李贺的诗>塘上行>

塘上行,李贺塘上行全诗,李贺塘上行古诗,塘上行翻译,塘上行译文

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

[唐代] 李贺

藕花凉露湿,花缺藕根涩。
飞下雌鸳鸯,塘水声溘溘。

塘上行译文

荷花被冰凉的露水打湿,残缺的花朵下藕根带着苦涩。一对雌鸳鸯飞落下来,池塘水发出沉闷的声音。

塘上行注释

  • 塘上行:古乐府诗题,多写江南景物。
  • 藕花:荷花。
  • 凉露湿:被寒凉的露水打湿。
  • 花缺:残缺的荷花。
  • 藕根涩:藕的根茎带有苦涩的味道。涩,指味道苦涩。
  • 雌鸳鸯:指雌性的鸳鸯。鸳鸯常成双出现,比喻恩爱。
  • 溘溘(kè):象声词,形容水声低沉。

塘上行讲解

这首诗描绘了秋日池塘的景象,透露出诗人孤寂的心境。首句“藕花凉露湿”,点明时节已是秋凉,荷花上的露水也带着寒意。第二句“花缺藕根涩”,进一步渲染了秋天的萧瑟之感,残缺的荷花和苦涩的藕根,都暗示了美好的事物正在衰败。

后两句“飞下雌鸳鸯,塘水声溘溘”,诗人将视线转移到水面上。鸳鸯本是成双成对的,而这里只写“雌鸳鸯”,或许暗示了诗人的孤单。鸳鸯飞落水面,发出“溘溘”的声响,更增添了环境的寂静,也衬托出诗人内心的孤寂。

整首诗语言精炼,意象鲜明,通过对秋日池塘景象的描写,表达了诗人感伤、孤寂的情感。诗人善于运用细节描写,将萧瑟的环境与自己孤寂的心境巧妙地融合在一起,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情感。

李贺[唐代]

李贺(约公元790年-约817年),字长吉,汉族,唐代河南福昌(今河南洛阳宜阳县)人,家居福昌昌谷,后世称李昌谷,是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。有“诗鬼”之称,是与“诗圣”杜甫、“诗仙”李白、“诗佛”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。著有《昌谷集》。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,与李白、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。有“‘太白仙才,长吉鬼才’之说。李贺是继屈原、李白之后,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享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。李贺长期的抑郁感伤,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,元和八年(813年)因病辞去奉礼郎回昌谷,27岁英年早逝。 更多

http://shici.puchedu.cn/shici_detail/1a41cd670e4b5869d44d.html

联系邮箱:

取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