振武威荒服,扬文肃远墟。
金坛申将礼,玉节授军符。
免胄三方外,衔刀万里馀。
昔时吴会静,今日虏庭虚。
分阃仍推毂,援桴且训车。
风扬旌旆远,雨洗甲兵初。
坐见台阶谧,行闻袄祲除。
檄来虽插羽,箭去亦飞书。
舟楫功须著,盐梅望匪疏。
不应陈七德,欲使化先敷。
大家都搜:
振武威荒服,扬文肃远墟。
金坛申将礼,玉节授军符。
免胄三方外,衔刀万里馀。
昔时吴会静,今日虏庭虚。
分阃仍推毂,援桴且训车。
风扬旌旆远,雨洗甲兵初。
坐见台阶谧,行闻袄祲除。
檄来虽插羽,箭去亦飞书。
舟楫功须著,盐梅望匪疏。
不应陈七德,欲使化先敷。
饯王晙巡边译文
整顿武备,威慑边远荒服,宣扬文治,使远方化外之地安定。筑坛祭祀,以示对将领的尊重,授予象征军权的符节。卸下头盔,使远方臣服,佩带刀剑,远征万里。过去吴越一带平定,今日北方敌寇的营帐也空虚了。再次分兵把守要塞,仍要推举贤能,亲自擂鼓训练士兵战车。风吹动旌旗飘扬,雨水洗净士兵的铠甲。安坐朝堂,就能看到天下太平,出兵征战,就能消除不祥的征兆。告急的檄文即使插着羽毛,也像飞书一样迅速传递。水陆运输的功劳必须记下,贤才的任用希望不要疏忽。不必再陈述七种武德,而是要首先施行教化。
饯王晙巡边注释
饯王晙巡边讲解
这首诗是唐玄宗李隆基为王晙巡边饯行而作。全诗气势恢宏,既表达了对王晙的信任和期望,又展现了唐朝的国力强盛和统治者的雄心壮志。诗中既有对武功的强调,也有对文治的重视,体现了统治者文武并用的治国理念。
诗歌首先赞扬了王晙的功绩,并表达了对他的信任,将平定边疆的重任托付给他。接着,诗人描绘了唐朝的强大国力,以及边疆地区的安定景象。最后,诗人提出了自己的治国理念,即文武并用,教化为先,希望通过文治武功,使国家长治久安。
这首诗语言凝练,气势磅礴,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,如对仗、比喻等,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。诗中既有对战争场面的描写,也有对太平景象的憧憬,展现了统治者复杂的内心世界。全诗表达了唐玄宗希望通过武力征服和文化教化,使国家达到长治久安的政治愿望。
诗词大全
别人正在查
http://shici.puchedu.cn/shici_detail/1a018518608f0ad7f8c2.html
联系邮箱: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