普车诗词>卢仝的诗>寄外兄魏澈>

寄外兄魏澈,卢仝寄外兄魏澈全诗,卢仝寄外兄魏澈古诗,寄外兄魏澈翻译,寄外兄魏澈译文

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

[唐代] 卢仝

何处堪惆怅,情亲不得亲。
兴宁楼上月,辜负酒家春。

寄外兄魏澈译文

有什么地方更让人感到惆怅呢?亲情近在咫尺却无法亲近。兴宁楼上的明月啊,也辜负了酒家的美好春光。

寄外兄魏澈注释

  • 外兄:指表兄或堂兄。
  • 魏澈:卢仝的表兄或堂兄,生平事迹不详。
  • 堪:可以,能够。
  • 惆怅:伤感,失落。
  • 情亲不得亲:亲情就在身边,却无法亲近。暗示诗人与外兄可能因某种原因(如战乱、仕途等)而分离,无法相聚。
  • 兴宁楼:楼名,具体地点不详。可能在诗人或魏澈居住的地方。
  • 辜负:辜负,对不住。
  • 酒家春:指酒家在春天提供的美好景色和酒食。这里借指美好的时光和生活。

寄外兄魏澈讲解

这首诗是卢仝写给外兄魏澈的,表达了诗人因亲情不得相聚而产生的惆怅之情。

首句“何处堪惆怅,情亲不得亲”直抒胸臆,点明诗的主题。诗人感叹,世间最让人惆怅的事情莫过于亲情就在身边,却无法亲近。一个“堪”字,更显出诗人内心的无奈和痛苦。

后两句“兴宁楼上月,辜负酒家春”则借景抒情,进一步烘托诗人的愁绪。兴宁楼上的明月依旧皎洁,酒家的春色依旧美好,但诗人却无心欣赏,因为他心中充满了与亲人分离的惆怅。明月和春色,本应是美好的事物,但在这里却反衬出诗人内心的空虚和失落。诗人感到自己辜负了这美好的时光,也暗示了对与亲人团聚的渴望。

全诗语言朴实,感情真挚,表达了诗人对亲人的思念之情,以及因无法相聚而产生的深深的惆怅。诗中运用了对比和烘托的手法,使得情感更加浓郁,意境更加深远。短短四句,却包含了丰富的情感和深刻的思考,令人回味无穷。

卢仝[唐代]

卢仝tóng〈形〉(约795-835) 唐代诗人,汉族,“初唐四杰”之一卢照邻的嫡系子孙。祖籍范阳(今河北省涿州市),生于河南济源市武山镇(今思礼村),早年隐少室山,自号玉川子。他刻苦读书,博览经史,工诗精文,不愿仕进。后迁居洛阳。家境贫困,仅破屋数间。但他刻苦读书,家中图书满架。仝性格狷介,颇类孟郊;但其狷介之性中更有一种雄豪之气,又近似韩愈。是韩孟诗派重要人物之一。 更多

http://shici.puchedu.cn/shici_detail/1953ea57f2ad7e547447.html

联系邮箱:

取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