黄河北岸海西军,椎鼓鸣钟天下闻。
铁马长鸣不知数,胡人高鼻动成群。
黄河西岸是吾蜀,欲须供给家无粟。
愿驱众庶戴君王,混一车书弃金玉。
大家都搜:
黄河二首译文
黄河的北岸驻扎着海西的军队,他们敲鼓鸣钟的声音响彻天下。无数披着铁甲的战马发出嘶鸣,高鼻梁的胡人熙熙攘攘,聚集成群。
黄河的西岸就是我的蜀地,想要供给军队,可是百姓家中没有粮食。我愿意率领百姓拥戴君王,统一文字和制度,抛弃珍贵的金玉。
黄河二首注释
黄河二首讲解
这两首诗是杜甫在安史之乱时期所作,反映了当时动荡的社会局面和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感。
第一首诗描绘了海西军的军威,气势逼人,同时也暗示了外族入侵对国家的威胁。诗人用“椎鼓鸣钟”、“铁马长鸣”、“胡人高鼻”等细节,生动地展现了战争的紧张气氛。
第二首诗则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担忧。蜀地百姓生活困苦,无力供给军队,诗人希望能够拥戴君王,统一国家,结束战乱。诗句“愿驱众庶戴君王,混一车书弃金玉”表达了诗人渴望国家统一,百姓安居乐业的强烈愿望。同时,也暗示了当时社会奢靡之风盛行,统治者应该抛弃享乐,以国家和百姓的利益为重。
整组诗语言质朴,情感真挚,反映了杜甫忧国忧民的伟大情怀,也展现了他高超的艺术技巧。诗中既有对战争场面的描绘,也有对民生疾苦的关注,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。
诗词大全
别人正在查
http://shici.puchedu.cn/shici_detail/1914d00ec4e0df8da2a7.html
联系邮箱: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