普车诗词>李益的诗>华山南庙>

华山南庙,李益华山南庙全诗,李益华山南庙古诗,华山南庙翻译,华山南庙译文

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

[唐代] 李益

阴山临古道,古庙闭山碧。
落日春草中,搴芳荐瑶席。
明灵达精意,仿佛如不隔。
岩雨神降时,回飙入松柏。
常闻坑儒后,此地返秦璧。
自古害忠良,神其辅宗祏。

华山南庙译文

阴山山脉逼近古老的道路,古庙掩映在翠绿的山色之中。夕阳西下,照耀着春草丛生的大地,我采摘芬芳的花草,敬献在精美的祭席之上。神明的灵验能够传达我的真诚心意,感觉神灵仿佛就在眼前,没有阻隔。山岩降下雨水,那是神灵降临的时刻,狂风回旋,吹入松柏之间。我常常听说当年秦始皇坑杀儒生之后,曾在此地返还和氏璧。自古以来,残害忠良的事情屡见不鲜,而神灵则护佑着国家的社稷。

华山南庙注释

  • 阴山:山名,在今陕西华阴县南。这里泛指华山山脉。
  • 古道:指古老的道路,通往华山的道路。
  • 山碧:山色碧绿。
  • 搴(qiān)芳:采摘香草。搴,拔取。芳,香草。
  • 荐(jiàn):进献。
  • 瑶席:精美的席子,指祭祀用的席子。瑶,美玉。
  • 明灵:指神灵。
  • 精意:真诚的心意。
  • 仿佛:好像,似乎。
  • 岩雨:山岩降下的雨水。
  • 回飙(biāo):回旋的风。
  • 坑儒:指秦始皇焚书坑儒的事件。
  • 秦璧:指和氏璧,秦国的宝玉。
  • 宗祏(shí):宗庙中的神主,代指国家社稷。

华山南庙讲解

这首诗是李益游览华山南庙时所作,表达了他对神灵的敬畏以及对忠良的同情和对奸佞的愤慨。

诗歌首先描写了华山南庙的地理环境和景象。“阴山临古道,古庙闭山碧”,描绘了南庙所处的险峻、幽静的环境,烘托出一种庄严肃穆的气氛。“落日春草中,搴芳荐瑶席”,诗人描写了自己在夕阳西下时,采摘香草,敬献于祭席之上,表达了对神灵的虔诚。“明灵达精意,仿佛如不隔。岩雨神降时,回飙入松柏”,写诗人感觉神灵就在眼前,神明降临时,山岩降下雨水,狂风回旋,吹入松柏之间,暗示了神灵的显灵。

后四句则由眼前的景象引发了对历史的思考。“常闻坑儒后,此地返秦璧”,诗人联想到秦始皇坑儒之后,曾在此地返还和氏璧的传说,表达了他对秦始皇暴政的批判。“自古害忠良,神其辅宗祏”,诗人感叹自古以来残害忠良的事情屡见不鲜,而神灵则护佑着国家的社稷,表达了诗人对忠良的同情和对奸佞的愤慨,以及对神灵能够匡扶正义的期望。

全诗语言精炼,意境深远,既描写了华山南庙的自然环境和景象,又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思考和对现实的关注,具有深刻的思想性和艺术性。诗中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,如借景抒情、托古讽今等,使得诗歌更具有感染力。

李益[唐代]

李益(约750—约830), 唐代诗人,字君虞,祖籍凉州姑臧(今甘肃武威市凉州区),后迁河南郑州。大历四年(769)进士,初任郑县尉,久不得升迁,建中四年(783)登书判拔萃科。因仕途失意,后弃官在燕赵一带漫游。以边塞诗作名世,擅长绝句,尤其工于七绝。 更多

http://shici.puchedu.cn/shici_detail/18730a5fc26895cb6b58.html

联系邮箱:

取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