普车诗词>卢祖皋的诗>松江别诗>

松江别诗,卢祖皋松江别诗全诗,卢祖皋松江别诗古诗,松江别诗翻译,松江别诗译文

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

[宋代] 卢祖皋

明月垂虹几度秋,短蓬长是击人愁。
暮烟疏雨分携地,更上松江百尺楼。

松江别诗译文

明月映照着垂虹桥,时光流逝,已不知多少个春秋。漂泊的短篷,总是触动人们的离愁别绪。黄昏的烟雾和稀疏的雨丝,笼罩着我们分别的地方,我独自登上高耸的松江楼,更增添了无限的惆怅。

松江别诗注释

  • 垂虹:指垂虹桥,在今江苏吴江。古代吴江以垂虹桥闻名。
  • 短蓬:指小船,因船上有蓬而得名。这里代指漂泊的生涯。
  • 击人愁:触动人的愁绪。
  • 分携地:分别的地方。
  • 松江:指松江府,治所在今上海松江区。
  • 百尺楼:形容楼高。

松江别诗讲解

这首诗是卢祖皋在松江与友人分别时所作的送别诗。全诗意境开阔,情景交融,表达了诗人与友人依依不舍的惜别之情,以及对漂泊生涯的感叹。

首句“明月垂虹几度秋”,以景起兴,点明送别的时间和地点。明月和垂虹桥是诗人眼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景物,也暗示了离别之地的特征。一个“几度秋”字,既写出了时光的流逝,也暗示了诗人与友人相识已久。

第二句“短蓬长是击人愁”,转入抒情,写漂泊生涯带来的愁绪。诗人以“短蓬”代指漂泊不定的生活,这种生活总是容易触动人的愁绪。一个“长是”更加强了这种愁绪的绵延不断。

第三句“暮烟疏雨分携地”,再次回到景物描写,烘托离别气氛。黄昏的烟雾和稀疏的雨丝,笼罩着分别的地方,更增添了离别的伤感。

最后一句“更上松江百尺楼”,写诗人独自登上高楼,远望友人离去的方向。一个“更”字,表明诗人为了排遣愁绪,特意登高望远,却反而更加增添了内心的惆怅。全诗以景结情,余韵悠长。

总而言之,这首诗语言自然流畅,感情真挚深沉,是一首优秀的送别诗。它不仅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,也反映了诗人对漂泊生涯的无奈和感叹。

卢祖皋[宋代]

卢祖皋(约1174—1224),字申之,一字次夔,号蒲江,永嘉(今属浙江)人。南宋庆元五年(1199)中进士,初任淮南西路池州教授。今诗集不传,遗著有《蒲江词稿》一卷,刊入“彊村丛书”,凡96阕。诗作大多遗失,唯《宋诗记事》、《东瓯诗集》尚存近体诗8首。 更多

http://shici.puchedu.cn/shici_detail/17281965b5016c938fd3.html

联系邮箱:

取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