普车诗词>李益的诗>天津桥南山中各题一句>

天津桥南山中各题一句,李益天津桥南山中各题一句全诗,李益天津桥南山中各题一句古诗,天津桥南山中各题一句翻译,天津桥南山中各题一句译文

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

[唐代] 李益

野坐分苔席,——李益山行绕菊丛。
——韦执中云衣惹不破,——诸葛觉秋色望来空。
——贾岛

天津桥南山中各题一句译文

在郊野闲坐,铺开的苔藓像席子一样;我沿着山路行走,身边围绕着盛开的菊花。 天上的云彩好像衣衫,却怎么也无法将其扯破;远望秋天的景色,感觉空旷而虚无。

天津桥南山中各题一句注释

  • 天津桥南:天津桥,在洛阳,桥南一带多山。
  • 野坐:在郊野闲坐。
  • 苔席:苔藓像席子一样铺开。
  • 山行:在山中行走。
  • 绕菊丛:周围环绕着盛开的菊花。
  • 云衣:云彩像衣衫。
  • 惹不破:扯不破,形容云的轻盈缥缈,难以捉摸。
  • 秋色:秋天的景色。
  • 望来空:远望显得空旷虚无。

天津桥南山中各题一句讲解

这首诗由四位诗人各题一句组成,描绘了天津桥南山中的景象,展现了诗人郊游的闲适心情和对秋色的感触。

首联“野坐分苔席,山行绕菊丛”,由李益和韦执中分别题写。第一句写在野外随地而坐,柔软的苔藓就像铺开的席子一样,显得十分随意和自然。第二句写在山间行走,身边环绕着盛开的菊花,烘托了秋季山野的景色和诗人悠闲的心情。两句诗一静一动,一坐一行,构成了一幅生动的郊游画面。

颔联“云衣惹不破,秋色望来空”,由诸葛觉和贾岛分别题写。第三句用“云衣惹不破”来形容云的轻盈和虚幻,即使想去触碰,也无法抓住,表现了云的缥缈之感。第四句写远望秋天的景色,却感到一片空旷虚无,似乎什么也没有,表达了诗人对秋色的一种感叹和思考。这两句诗一实一虚,一近一远,将景物描写与诗人内心的感受融合在一起。

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,意境悠远,通过对山野景物的描写,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感悟。四位诗人虽然各自题写一句,但诗句之间衔接自然,浑然一体,共同构成了一幅优美的山水画卷。

李益[唐代]

李益(约750—约830), 唐代诗人,字君虞,祖籍凉州姑臧(今甘肃武威市凉州区),后迁河南郑州。大历四年(769)进士,初任郑县尉,久不得升迁,建中四年(783)登书判拔萃科。因仕途失意,后弃官在燕赵一带漫游。以边塞诗作名世,擅长绝句,尤其工于七绝。 更多

http://shici.puchedu.cn/shici_detail/143a7d0bef560ae4431a.html

联系邮箱:

取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