普车诗词>李昴英的诗>罗浮何君佑夫相访惠诗又出所作水墨鱼戏题卷>

罗浮何君佑夫相访惠诗又出所作水墨鱼戏题卷,李昴英罗浮何君佑夫相访惠诗又出所作水墨鱼戏题卷全诗,李昴英罗浮何君佑夫相访惠诗又出所作水墨鱼戏题卷古诗,罗浮何君佑夫相访惠诗又出所作水墨鱼戏题卷翻译,罗浮何君佑夫相访惠诗又出所作水墨鱼戏题卷译文

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

[宋代] 李昴英

山头钓引千钧鱼,铁桥曾逢稚川奴。
风波平地误点额,戏取墨汗翻模糊。
纵观濠上契妙趣,浩浩胸次涵江湖。
墨云忽从砚池起,拨剌跳出形模殊。
大鱼腾骧撼风雨,小鱼琐碎游荇蒲。
技如元放几许奇,金盘一个松江鲈。
试张亭前涨波影,舂锄飞下傍睢盱。
世间画史少活笔,描写终类鲋肆枯。
文溪一湾浮钓徒,欠得龙眠为严濑羊裘图。

罗浮何君佑夫相访惠诗又出所作水墨鱼戏题卷译文

山头上垂钓能引来千钧重的大鱼,当年在铁桥上曾遇到葛洪这样的仙人。平静的水面无风起浪,像是点错了额头,随意抹去的墨迹也变得模糊不清。

纵观濠上的鱼儿,深契庄子的妙趣,浩瀚的胸怀中包容着整个江湖。忽然,墨色的云彩从砚池中升起,鱼儿跃动而出,形态各异,栩栩如生。

大鱼腾跃,气势撼动风雨,小鱼细碎,悠游于荇菜和芦苇之间。画技如同严元放般神奇,好像端上了一盘松江鲈鱼。

试着在亭前展现波涛汹涌的景象,渔民们在一旁辛勤劳作。世间的画史很少有如此生动的笔触,以往的描写都像鱼肆中干枯的鱼。

文溪的一湾水面上漂浮着钓鱼的人,还缺少李公麟那样的大师,来为严子陵画一幅穿着羊裘在严濑垂钓的图画。

罗浮何君佑夫相访惠诗又出所作水墨鱼戏题卷注释

  • 罗浮:山名,在今广东博罗县境内。
  • 何君佑夫:人名,作者的朋友。
  • 稚川奴:指晋代道士葛洪,字稚川。
  • 风波平地误点额:典出“画龙点睛”的故事,比喻画中败笔。
  • 濠上:指庄子与惠子“濠梁观鱼”的典故。
  • 元放:即严光,字子陵,东汉隐士,曾在富春江畔垂钓。
  • 金盘一个松江鲈:指晋代张翰思念家乡的鲈鱼脍,弃官归隐的故事。松江鲈,产于松江(今上海松江)的鲈鱼,以味美著称。
  • 睢盱(suī xū):张目的样子,形容观看仔细的样子。
  • 鲋肆枯:比喻画技死板,缺乏生气。鲋,鲫鱼。鲋肆,卖鱼的市场。
  • 龙眠:指北宋画家李公麟,字龙眠,以善画人物、鞍马著称。
  • 严濑羊裘图:指描绘严光身穿羊裘在严濑垂钓的图画。严濑,富春江的一段。

罗浮何君佑夫相访惠诗又出所作水墨鱼戏题卷讲解

这首诗是李昴英应友人何君佑夫之请,为其所作的水墨鱼戏图所题写的。诗中描绘了鱼戏图的生动景象,并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画技的赞赏,以及对绘画艺术的见解。

  • 前四句:描写了作画的意境和偶然性,暗示画作的奇妙之处。
  • 中间八句:具体描绘了鱼戏图的内容,大鱼的雄壮和小鱼的活泼形成对比,生动逼真,富有生命力。作者巧妙地运用了典故,如“濠上观鱼”、“松江鲈”,增添了诗的文化内涵。
  • 后六句:表达了作者对绘画艺术的见解,认为好的画作应该充满生气,不应流于形式。同时,作者也表达了对友人画技的赞赏,并希望友人能像李公麟一样,创作出更加杰出的作品。

全诗语言流畅,意象生动,既有对画作的细致描绘,又有对绘画艺术的深刻思考,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和艺术修养。通过对鱼戏图的描写,表达了作者对自由、自然、生机的向往,以及对艺术创作的追求。

李昴英[宋代]

李昴英(1200—1257),字俊明,号文溪。广东番禺人。南宋名臣。早年受业崔与之门下,主修《春秋》。南宋宝庆二年(1226),李昴英上京会试,成广东科举考试的第一位探花,后任福建汀州推官。端平三年(1236)后,曾任太学博士,直秘阁知赣州等职。淳祐元年(1241)被丞相杜范荐任为吏部郎官。淳祐二年(1242),任太宗正卿兼国史馆编修,后又升任为龙图阁待制,吏部侍郎,封以番禺开国男爵位。宝佑五年(1257),在广州病逝。著有《文溪集》、《文溪词》等多卷。 更多

http://shici.puchedu.cn/shici_detail/12c97b914c315c7e47b6.html

联系邮箱:

取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