普车诗词>李白的诗>咏方广诗>

咏方广诗,李白咏方广诗全诗,李白咏方广诗古诗,咏方广诗翻译,咏方广诗译文

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

[唐代] 李白

圣寺闲栖睡眼醒,此时何处最幽清?满窗明月天风静,玉磬时闻一两声。

咏方广诗译文

在清静的寺庙里悠闲地醒来,睡眼惺忪,此时此刻,哪里才是最幽深清静的地方呢?洒满窗户的皎洁月光,伴随着寂静的天风,偶尔会听到一两声清脆的玉磬声。

咏方广诗注释

  • 圣寺:指寺庙,因其清净庄严,故称“圣”。
  • 闲栖:悠闲地居住。
  • 睡眼醒:刚睡醒,眼睛还迷糊不清。
  • 幽清:幽深清静。
  • 满窗明月:月光洒满窗户。
  • 天风:自然界的风,这里指轻柔的微风。
  • 玉磬:用玉石制作的磬,声音清脆悦耳。

咏方广诗讲解

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李白在寺庙中醒来时所感受到的幽静清新的意境。首句点明地点和状态,“圣寺闲栖睡眼醒”,交代了诗人身处清净的寺庙,刚从睡梦中醒来,一个“闲”字,写出了诗人悠闲自在的心境,也为全诗奠定了基调。第二句“此时何处最幽清?”以疑问句提出,表达了诗人想要寻找更幽静之处的愿望,同时也引发了读者对诗中环境的想象。后两句“满窗明月天风静,玉磬时闻一两声”,则是对“幽清”二字的具体描绘。洒满窗户的明月,轻柔的天风,偶尔传来的清脆磬声,共同营造出一种宁静、安详、超脱尘世的氛围。诗人没有直接描写寺庙的建筑和景色,而是通过月光、风声、磬声等意象,烘托出寺庙的幽静,也暗示了诗人内心追求宁静的精神境界。全诗语言清新自然,意境幽远,表达了诗人对宁静、淡泊生活的向往。

李白[唐代]

李白(701年-762年),字太白,号青莲居士,唐朝浪漫主义诗人,被后人誉为“诗仙”。祖籍陇西成纪(待考),出生于西域碎叶城,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。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,有《李太白集》传世。762年病逝,享年61岁。其墓在今安徽当涂,四川江油、湖北安陆有纪念馆。 更多

http://shici.puchedu.cn/shici_detail/0fcc84c343a1e0167e02.html

联系邮箱:

取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