普车诗词>李群玉的诗>闻笛>

闻笛,李群玉闻笛全诗,李群玉闻笛古诗,闻笛翻译,闻笛译文

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

[唐代] 李群玉

冉冉生山草何异,截而吹之动天地。
望乡台上望乡时,不独落梅兼落泪。

闻笛译文

缓缓生长在山间的野草,(生命力)与(其他草木)有什么不同? (但)一旦将它截断做成笛子吹奏,就能发出惊天动地的声音。 在望乡台上眺望故乡的时候, 不只是梅花在飘落,还伴随着思乡的泪水一同洒落。

闻笛注释

  • 冉冉:慢慢地,缓缓地。
  • 生山草:生长在山间的野草,指一般的草木。
  • 何异:有什么不同。
  • 截而吹之:截断它,然后吹奏它。指将草木制成笛子吹奏。
  • 动天地:形容声音巨大,能震动天地。
  • 望乡台:传说中阴间可以看到家乡的地方。
  • 不独:不只是。
  • 落梅:指梅花飘落,也代指笛声,因为笛声常以梅花为喻。
  • 兼:同时,一起。

闻笛讲解

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自身价值被埋没的感慨和强烈的思乡之情。

首联以山草作比,说明平凡之物只要经过一定的改造和利用,也能发挥出巨大的作用。“冉冉生山草何异,截而吹之动天地”意在表明,即使是生长在山间的普通野草,一旦被截断制作成笛子吹奏,也能发出震天动地的声音。这暗示了作者虽然身处困境,但仍然相信自己具有潜在的才能和价值,只要有机会就能发挥出来。

颔联则转为抒发思乡之情。“望乡台上望乡时,不独落梅兼落泪”描绘了在望乡台上眺望故乡时的景象,笛声悠扬,仿佛梅花飘落,更引发了诗人浓浓的思乡之情,泪水也伴随着笛声一同洒落。这里“落梅”既指笛声,又与泪水相衬,更显凄凉。 望乡台的设置,使得诗歌带有一定的悲剧色彩,也使得诗人的情感更加深沉。

全诗语言朴实,却意蕴深刻,既有对自身价值的期许,又有对家乡的深切思念,情景交融,耐人寻味。

李群玉[唐代]

李群玉(808~862),字文山,唐代澧州人。澧县仙眠洲有古迹“水竹居”,旧志记为“李群玉读书处”。李群玉极有诗才,他“居住沅湘,崇师屈宋”,诗写得十分好。《湖南通志·李群玉传》称其诗“诗笔妍丽,才力遒健”。关于他的生平,据《全唐诗·李群玉小传》载,早年杜牧游澧时,劝他参加科举考试,并作诗《送李群玉赴举》,.但他“一上而止”。后来,宰相裴休视察湖南,郑重邀请李群玉再作诗词。他“徒步负琴,远至辇下”,进京向皇帝奉献自己的诗歌“三百篇”。唐宣宗“遍览”其诗,称赞“所进诗歌,异常高雅”,并赐以“锦彩器物”,“授弘文馆校书郎”。三年后辞官回归故里,死后追赐进士及第。 更多

http://shici.puchedu.cn/shici_detail/0fb33c6b55bb96b56cd8.html

联系邮箱:

取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