普车诗词>李曾伯的诗>宜兴山房>

宜兴山房,李曾伯宜兴山房全诗,李曾伯宜兴山房古诗,宜兴山房翻译,宜兴山房译文

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

[宋代] 李曾伯

檐影亭亭日正中,莓苔不扫绝尘踪。
闭门相共蒲团坐,看读华严一卷终。

宜兴山房译文

屋檐的影子静静地落在庭院中,正值日上三竿的时候,青苔遍布台阶,却无人打扫,这里隔绝了世间的喧嚣。关上房门,与你一同在蒲团上静坐,悠然自得地读完一部《华严经》。

宜兴山房注释

  • 宜兴山房:指作者在宜兴的住所。山房,山中的房屋,多指隐居之所。
  • 檐影:屋檐的影子。
  • 亭亭:高耸、静止的样子,这里形容屋檐影子静静地落在庭院中。
  • 日正中:正午,太阳到达天空最高点的时候。
  • 莓苔:青苔。
  • 绝尘踪:隔绝尘世的踪迹,形容环境清幽。
  • 蒲团:用蒲草编织的圆垫子,佛教徒打坐时常用。
  • 华严:指《华严经》,佛教经典。
  • 卷:书籍的计量单位。

宜兴山房讲解

这首诗描写了作者在宜兴山房隐居时的生活情景,表达了其远离尘嚣、潜心修佛的闲适心境。

首句“檐影亭亭日正中”描绘了山房宁静的景象,正午时分,屋檐的影子静静地落在庭院中,暗示了环境的清幽。

次句“莓苔不扫绝尘踪”进一步烘托了山房的幽静。青苔遍布台阶,却无人打扫,表明这里人迹罕至,隔绝了世间的喧嚣。

后两句“闭门相共蒲团坐,看读华严一卷终”则写出了作者的具体活动。关上房门,与友人一同在蒲团上静坐,悠然自得地读完一部《华严经》,体现了作者潜心修佛、追求内心平静的生活态度。

整首诗语言朴实,意境清幽,表达了作者远离尘嚣、追求内心平静的愿望。诗中没有华丽的辞藻,却能通过对景物的细致描写和对日常活动的生动刻画,将山房的清幽和作者的闲适心境表现得淋漓尽致。

李曾伯[宋代]

李曾伯(1198年-1268年),字长孺,号可斋。原籍覃怀(今河南沁阳附近),南渡后寓居嘉兴(今浙江嘉兴)。南宋中晚期名臣、词人,太宰李邦彦之后。其词喜用慷慨悲壮之调,抒发忧时感世之情,自称“愿学稼轩翁(辛弃疾)”《四库提要》称其“才气纵横,颇不入格,要亦戛戛异人,不屑拾慧牙后”。有《可斋杂稿》等传世。 更多

http://shici.puchedu.cn/shici_detail/0d903928645cbb46b74f.html

联系邮箱:

取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