普车诗词>李处权的诗>题画卷>

题画卷,李处权题画卷全诗,李处权题画卷古诗,题画卷翻译,题画卷译文

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

[宋代] 李处权

平生丘壑几欲颠,谁使老来逢郑虔。
苍须对我三千尺,黑头听渠十八年。
已有霜雪入晏座,宁无风雷浮屋椽。
个中得句不敢吐,可人何许心悠然。

题画卷译文

我平生酷爱山水,几乎到了痴迷颠倒的地步,是谁让我老来还能遇到像郑虔这样的知音呢? 你满头苍老的胡须,在我看来仿佛有三千尺那么长,我听你作画吟诗,一晃已经过去了十八年。 如今鬓发斑白,霜雪也侵入了我的安乐之所,想必狂风暴雨也快要掀翻屋顶了吧。 我心中有所感悟,却不敢轻易吐露,能理解我心意的人,又在何处,令我思绪飘渺,悠然神往。

题画卷注释

  • 题画卷:在画卷上题诗。
  • 丘壑:指山水。丘,土堆;壑,山沟。
  • 几欲颠:几乎要颠倒,形容酷爱山水到了痴迷的程度。
  • 郑虔:唐代画家、诗人,以诗画著称。这里用以比喻与作者志趣相投的朋友。
  • 苍须:灰白的胡须,形容年老。
  • 渠:他,指郑虔(此处指与作者志趣相投的朋友)。
  • 晏座:安乐的座位,指安身之处。
  • 宁无:难道没有。
  • 个中:其中,指心中。
  • 可人:意中人,指能够理解自己心意的人。
  • 何许:何处。
  • 悠然:心神悠远的样子。

题画卷讲解

这首诗是李处权题写在画卷上的一首感怀之作。诗中表达了作者对山水的热爱,以及老来遇到知音的欣喜之情,同时也流露出对时光流逝、人生变迁的感慨。

首联“平生丘壑几欲颠,谁使老来逢郑虔”,开篇点明主旨,表明作者平生酷爱山水,并惊喜于老来还能遇到像郑虔一样的知音。一个“颠”字,形容作者对山水的热爱已经到了痴迷的程度,也暗示了作者不同流俗、追求自然的性情。

颔联“苍须对我三千尺,黑头听渠十八年”,描写了作者与知音相交的情景。对方的苍老胡须,在作者看来仿佛有三千尺那么长,可见岁月流逝之久。而作者“黑头”听其吟诗作画,一晃已经十八年,更显时光飞逝。

颈联“已有霜雪入晏座,宁无风雷浮屋椽”,笔锋一转,由对友人的描写转向对自身处境的感叹。霜雪侵入安乐之所,暗示作者已经老迈,人生面临衰颓。而风雷将至,预示着世事变迁,命运难测。

尾联“个中得句不敢吐,可人何许心悠然”,表达了作者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渴望。作者心中有所感悟,却不敢轻易吐露,因为知音难觅,能够真正理解自己的人不知在何处。最后一句“心悠然”,既是对知音的期盼,也是对自身命运的无奈叹息。

整首诗语言质朴自然,情感真挚深沉,既有对山水的热爱,也有对人生的感悟,读来令人回味无穷。诗中运用了比喻、反问等修辞手法,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。特别是“苍须对我三千尺”一句,运用夸张的比喻,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时间的流逝和友情的深厚。

李处权[宋代]

(?—1155)宋徐州丰县人,徙江宁溧阳,字巽伯。李淑曾孙。徽宗宣和间,与陈恬、朱敦儒并以诗名。南渡后曾领三衢。卒年七十余。有《崧庵集》。 更多

http://shici.puchedu.cn/shici_detail/0d2f1ae63bcb65fd15b2.html

联系邮箱:

取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