普车诗词>李中的诗>海上太守新创东亭>

海上太守新创东亭,李中海上太守新创东亭全诗,李中海上太守新创东亭古诗,海上太守新创东亭翻译,海上太守新创东亭译文

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

[唐代] 李中

使君心智杳难同,选胜开亭景莫穷。
高敞轩窗迎海月,预栽花木待春风。
静披典籍堪师古,醉拥笙歌不碍公。
满径苔纹疏雨后,入檐山色夕阳中。
偏宜下榻延徐孺,最称登门礼孔融。
事简岂妨频赏玩,况当为政有馀功。

海上太守新创东亭译文

太守的心智高远深邃,难以揣测,选择此地兴建东亭,美景无穷无尽。 高大敞亮的轩窗,迎接海上升起的明月,预先栽种花木,等待和煦的春风吹拂。 静心阅读典籍,可以效法古人,沉醉于笙歌美乐之中,也不妨碍处理公务。 雨后初晴,小径上布满了绿色的苔藓,夕阳西下时,山色映入屋檐。 这里特别适合请来徐孺子这样的贤士居住,也最值得像孔融那样的人物前来拜访。 即使政务简要,也不妨碍时常来此赏玩,更何况太守您治理政事还有剩余的精力。

海上太守新创东亭注释

  • 使君:汉代以后对州郡长官的尊称,这里指太守。
  • 心智杳难同:心智高远深邃,难以捉摸。杳,深远。同,理解,揣测。
  • 选胜:选择优美的风景。
  • 开亭:修建亭子。
  • 高敞:高大敞亮。
  • 轩窗:有窗子的长廊或小屋。
  • 迎海月:迎接从海上升起的月亮。
  • 预栽:预先栽种。
  • 待春风:等待春风吹拂。
  • 典籍:古代重要的书籍。
  • 师古:效法古人。
  • 笙歌:泛指音乐歌舞。
  • 碍公:妨碍公务。
  • 径:小路。
  • 苔纹:苔藓的纹路。
  • 疏雨:稀疏的雨。
  • 入檐:山色映入屋檐。
  • 偏宜:特别适合。
  • 下榻:指住宿,这里引申为居住。
  • 延徐孺:请徐孺子来居住。徐孺,即徐稚,东汉高士,陈蕃为豫章太守时,特设一榻为徐稚所设,徐稚来则放下,走后则悬挂起来。
  • 最称:最值得。
  • 登门礼孔融:像孔融那样登门拜访。孔融,东汉名士,以礼贤下士著称。
  • 事简:政务简要。
  • 岂妨:怎么会妨碍。
  • 频赏玩:时常赏玩。
  • 况当:更何况。
  • 为政有馀功:治理政事还有剩余的精力。

海上太守新创东亭讲解

这首诗是赞美海上太守新建东亭之作,表达了作者对太守高雅情趣和政绩的赞赏。

诗歌首联点明太守的心智高远,与众不同,并赞赏他选择风景优美之地修建东亭。颔联描绘了东亭的景色:轩窗高敞,可迎海月,预栽花木,以待春风,展现了东亭的开阔与生机。颈联则描绘了太守在东亭中的生活:静心读书,效法古人,纵情歌舞,也不妨碍处理公务,突出了太守的文雅和勤政。三联进一步描绘了雨后东亭的景色,以及它适合贤士居住,值得名士拜访的特点,烘托了东亭的高雅氛围。尾联则强调太守政务简要,有余力赏玩,既是对太守政绩的肯定,也是对东亭赏玩的合理化。

全诗语言流畅自然,意境优美,既赞美了太守的才干和品德,又描绘了东亭的优美景色,表达了作者对太守的敬佩之情。诗中运用了典故,如徐孺子和孔融的故事,增加了诗歌的文化内涵,使诗歌更具深度和韵味。

李中[唐代]

五代南唐诗人,生卒年不详,大约920-974年在世。字有中,江西九江人。仕南唐为淦阳宰。有《碧云集》三卷,今编诗四卷。《郡斋读书志》卷四著录《李中诗》二卷。另《唐才子传校笺》卷十有其简介。《全唐诗》编为四卷。人毕生有志于诗,成痴成魔,勤奋写作,自谓“诗魔”,创作了大量的诗篇佳作。与诗人沈彬、孟宾于、左偃、刘钧、韩熙载、张泊、徐铉友好往来,多有唱酬之作。他还与僧人道侣关系密切,尤其是与庐山东林寺僧人谈诗论句。与庐山道人听琴下棋。反映了当时崇尚佛道的社会风气。 更多

http://shici.puchedu.cn/shici_detail/0c7a7a9bc9ab72b91a2e.html

联系邮箱:

取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