普车诗词>李益的诗>夜发军中>

夜发军中,李益夜发军中全诗,李益夜发军中古诗,夜发军中翻译,夜发军中译文

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

[唐代] 李益

边马枥上惊,雄剑匣中鸣。
半夜军书至,匈奴寇六城。
中坚分暗阵,太乙起神兵。
出没风云合,苍黄豺虎争。
今日边庭战,缘赏不缘名。

夜发军中译文

战马在马槽旁受惊骚动,雄剑在匣中发出铮铮鸣响。半夜里军书紧急送达,得知匈奴侵犯我六座城池。 中军将士在暗夜里分兵布阵,仿佛有太乙神兵降临助战。 将士们出没如风云汇聚,与敌人展开激烈的生死搏斗,像豺狼虎豹般互相争夺。 今日在边疆作战,是为了报效国家,获取应得的赏赐,而不是为了追求个人名声。

夜发军中注释

  • 边马: 边地的战马。
  • 枥: 马槽。
  • 雄剑: 精良的宝剑。
  • 匣: 剑鞘。
  • 军书: 军中的紧急文书。
  • 匈奴: 古代北方游牧民族。
  • 寇: 侵犯。
  • 中坚: 指军队的中坚力量,即主力部队。
  • 暗阵: 在夜色中部署的阵势。
  • 太乙: 星名,古代神话中主宰战争的神。
  • 神兵: 神奇的军队,形容军队的强大。
  • 出没: 指军队行动迅速,神出鬼没。
  • 风云合: 像风云汇聚一样,形容军队行动迅速。
  • 苍黄: 昏暗不明的样子,形容战况激烈。
  • 豺虎争: 像豺狼虎豹一样争斗,形容战斗的残酷。
  • 边庭: 边疆。
  • 缘: 因为,为了。
  • 赏: 赏赐,指因战功而得到的奖赏。
  • 名: 名声,名誉。

夜发军中讲解

《夜发军中》是唐代诗人李益的一首边塞诗。这首诗描写了边境战事紧急,将士们连夜出征的情景,表达了他们英勇无畏、为国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。

首联写战马和宝剑的异动,暗示了战争的爆发。战马受惊,宝剑鸣响,渲染了一种紧张的气氛,为下文的紧急军情做了铺垫。

颔联点明军情紧急,匈奴入侵,六城告急,局势危急。一个“寇”字,既表现了匈奴的侵略行径,也暗示了战争的不可避免。

颈联描写军队的行动,暗夜布阵,神兵天降,表现了军队的训练有素和战斗力强大。诗人用“太乙起神兵”来形容军队,更增添了战斗的神秘色彩和必胜的信念。

尾联描写战斗的激烈和将士们的胸怀。将士们出没如风云,战斗如豺虎争,场面十分激烈。最后两句点明了将士们为国而战,不为名利的崇高精神,突出了他们的高尚情操和爱国情怀。

这首诗语言精炼,形象生动,节奏明快,充满着昂扬的战斗精神,展现了边塞将士的英雄气概和爱国情怀。它既是一幅边塞风情画,也是一曲慷慨激昂的英雄赞歌。

李益[唐代]

李益(约750—约830), 唐代诗人,字君虞,祖籍凉州姑臧(今甘肃武威市凉州区),后迁河南郑州。大历四年(769)进士,初任郑县尉,久不得升迁,建中四年(783)登书判拔萃科。因仕途失意,后弃官在燕赵一带漫游。以边塞诗作名世,擅长绝句,尤其工于七绝。 更多

http://shici.puchedu.cn/shici_detail/04b92b850c550a08e2c2.html

联系邮箱:

取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