普车诗词>罗隐的诗>城西作>

城西作,罗隐城西作全诗,罗隐城西作古诗,城西作翻译,城西作译文

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

[唐代] 罗隐

从军无一事,终日掩空斋。
道薄交游少,才疏进取乖。
野禽鸣聒耳,庭草绿侵阶。
幸自同樗栎,何妨惬所怀。

城西作译文

我从军却碌碌无为一事无成,终日里只能在空荡荡的屋子里消磨时光。为人之道浅薄所以交际应酬很少,才华也很平庸进取功名无望。野鸟的鸣叫声吵得我心烦意乱,庭院里的野草肆意生长都快蔓延到台阶上了。 幸好我天生就像无用的臭椿树一样,又有什么妨碍我按自己的心意生活呢?

城西作注释

  • 城西作:在城西所作的诗。
  • 从军:指作者曾经从军的经历。
  • 空斋:空寂的斋房。斋,书房,居室。
  • 道薄:为人之道浅薄。
  • 交游:交际应酬。
  • 才疏:才华疏浅。
  • 进取乖:在仕途上不顺利。乖,不顺。
  • 野禽:野鸟。
  • 聒耳:吵得人耳朵难受。聒,喧扰。
  • 侵阶:侵入台阶。
  • 幸自:幸好自己。
  • 樗(chū)栎(lì):两种木材。樗,臭椿树,木质松散,生长很快,但不能成材。栎,泛指柞树,也是一种不成材的树。这里比喻自己才能平庸,无所作为。
  • 何妨:有什么妨碍。
  • 惬(qiè)所怀:使自己的心意得到满足。惬,满足。怀,心意。

城西作讲解

这首诗是罗隐晚年所作,表达了诗人怀才不遇、仕途失意的苦闷心情,以及安于现状、顺其自然的思想。

首联“从军无一事,终日掩空斋”,概括了诗人早年的从军经历和晚年的生活状态。诗人曾经希望通过从军来实现自己的抱负,但最终却一无所成,只能终日隐居在空荡荡的屋子里,消磨时光。

颔联“道薄交游少,才疏进取乖”,进一步说明了诗人仕途失意的原因。诗人自认为为人处世不够圆滑,所以交际应酬很少;又自认为才华平庸,所以在仕途上屡屡受挫。

颈联“野禽鸣聒耳,庭草绿侵阶”,描写了诗人居住环境的荒凉景象,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寂寞。野鸟的鸣叫声吵得诗人心烦意乱,庭院里的野草肆意生长,都快蔓延到台阶上了,更显出无人打理的荒凉。

尾联“幸自同樗栎,何妨惬所怀”,表达了诗人安于现状、顺其自然的思想。诗人认为自己就像无用的臭椿树一样,既然如此,又有什么妨碍自己按自己的心意生活呢?这是一种无奈的自我安慰,也是一种对现实的妥协。

整首诗语言平淡自然,但情感真挚,读来令人感慨。诗人虽然怀才不遇,但并没有因此而沉沦,而是选择安于现状,顺其自然,这体现了诗人的一种人生智慧。

罗隐[唐代]

罗隐(833-909),字昭谏,新城(今浙江富阳市新登镇)人,唐代诗人。生于公元833年(太和七年),大中十三年(公元859年)底至京师,应进士试,历七年不第。咸通八年(公元867年)乃自编其文为《谗书》,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,所以罗衮赠诗说:“谗书虽胜一名休”。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,总共考了十多次,自称“十二三年就试期”,最终还是铩羽而归,史称“十上不第”。黄巢起义后,避乱隐居九华山,光启三年(公元887年),55岁时归乡依吴越王钱镠,历任钱塘令、司勋郎中、给事中等职。公元909年(五代后梁开平三年)去世,享年77岁。 更多

http://shici.puchedu.cn/shici_detail/033e1976e57416e6230a.html

联系邮箱:

取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