普车诗词>柳永的诗>定风波(双调)>

定风波(双调),柳永定风波(双调)全诗,柳永定风波(双调)古诗,定风波(双调)翻译,定风波(双调)译文

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

[宋代] 柳永

伫立长堤,淡荡晚风起。
骤雨歇,极目萧疏,塞柳万株,掩映箭波千里。
走舟车向此,人人奔名竞利。
念荡子、终日驱驱,争觉乡关转迢递。
何意。
绣阁轻抛,锦字难逢,等闲度岁。
奈泛泛旅迹,厌厌病绪,迩来谙尽,宦游滋味。
此情怀、纵写香笺,凭谁与寄。
算孟光、争得知我,继日添憔悴。

定风波(双调)译文

我独自伫立在长长的堤岸上,傍晚的微风轻轻吹拂。一场急雨刚刚停歇,放眼望去,一片萧条冷落,边塞的柳树绵延万株,遮掩着如箭般飞逝的河水,绵延千里。来来往往的船只车辆都汇集到这里,人们都在为了名利而奔波竞争。想到那些常年奔波在外的游子,终日劳碌奔波,怎会感觉到家乡越来越遥远呢?

怎能想到啊!当初轻易地抛弃了闺阁中的生活,如今却难得收到家人的书信,就这样平平淡淡地度过一年又一年。无奈我四处漂泊,旅途劳顿,又常常生病,近来已经尝遍了做官的种种滋味。这种种情怀,即使写在精美的信笺上,又能托付给谁寄去呢?算起来,即使是贤淑如孟光,又怎能理解我此刻的心情,只会日复一日地为我增添憔悴吧。

定风波(双调)注释

  • 定风波: 词牌名,又名“醉琼枝”、“定风流”等。

  • 伫立: 长时间地站立。

  • 长堤: 长长的堤岸。

  • 淡荡: 舒缓,轻柔。

  • 骤雨歇: 急雨刚刚停止。

  • 极目: 用尽目力远望。

  • 萧疏: 萧条冷落。

  • 塞柳: 边塞的柳树。

  • 箭波: 形容水流湍急,如箭一般。

  • 走舟车: 来来往往的船只车辆。

  • 荡子: 常年在外漂泊的人。

  • 驱驱: 奔波劳碌的样子。

  • 争觉: 怎会感觉到。

  • 乡关: 家乡。

  • 迢递: 遥远。

  • 绣阁: 女子的闺房。

  • 锦字: 指精美的书信。

  • 等闲: 平常,轻易。

  • 泛泛: 漂浮不定,指四处漂泊。

  • 厌厌: 精神不振,倦怠的样子。

  • 迩来: 近来。

  • 谙尽: 详细了解,深知。

  • 宦游: 做官。

  • 香笺: 精美的信笺。

  • 凭谁与寄: 托付给谁寄去呢?

  • 孟光: 东汉贤士梁鸿的妻子,以貌丑而德贤著称,后世常以“举案齐眉”来比喻夫妻之间的互敬互爱。这里指作者的妻子。

  • 继日: 日复一日。

  • 憔悴: 枯槁,瘦损。

定风波(双调)讲解

这首《定风波》是柳永羁旅行役词的代表作之一。词中描写了词人长期漂泊在外,思念家乡而不得归的愁苦之情,以及厌倦官场生涯,渴望回归田园的心情。

上阕描写了词人伫立长堤,极目远望所见到的萧疏景象,突出了旅途的孤寂和荒凉。词人看到来来往往的舟车,想到那些为了名利而奔波的人们,进而联想到自己常年漂泊在外,与家乡越来越疏远,更觉伤感。

下阕则抒发了词人内心的种种复杂情感。他追忆当初轻易抛弃闺阁生活,如今却难得收到家书,平淡地度过一年的光阴。词人深感旅途劳顿,身体不适,更体会到宦游的种种滋味。这些情怀,纵然写在精美的信笺上,又无人可以倾诉。词人设想,即使是贤淑的妻子,也未必能理解自己此刻的心情,只会徒增她的担忧。

这首词语言流畅自然,感情真挚深沉,充分体现了柳永词的特色。词人将羁旅之愁、思乡之情、厌倦仕途之感融为一体,表达了自己复杂而矛盾的内心世界,具有很强的感染力。词中“念荡子、终日驱驱,争觉乡关转迢递”一句,写出了游子漂泊在外的辛酸和无奈,引起了无数读者的共鸣。

柳永[宋代]

柳永,(约987年—约1053年)北宋著名词人,婉约派代表人物。汉族,崇安(今福建武夷山)人,原名三变,字景庄,后改名永,字耆卿,排行第七,又称柳七。宋仁宗朝进士,官至屯田员外郎,故世称柳屯田。他自称“奉旨填词柳三变”,以毕生精力作词,并以“白衣卿相”自诩。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妓生活,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,创作慢词独多。铺叙刻画,情景交融,语言通俗,音律谐婉,在当时流传极其广泛,人称“凡有井水饮处,皆能歌柳词”,婉约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,对宋词的发展有重大影响,代表作 《雨霖铃》《八声甘州》。 更多

http://shici.puchedu.cn/shici_detail/032aaaeddea794cc9f1d.html

联系邮箱:

取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