普车诗词>李峤的诗>九月奉教作>

九月奉教作,李峤九月奉教作全诗,李峤九月奉教作古诗,九月奉教作翻译,九月奉教作译文

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

[唐代] 李峤

曲池朝下雁,幽砌夕吟蛩。
叶径兰芳尽,花潭菊气浓。
寒催四序律,霜度九秋钟。
还当明月夜,飞盖远相从。

九月奉教作译文

曲江池畔,清晨鸿雁南飞,鸣声阵阵;幽静的台阶旁,傍晚蟋蟀低吟,声调哀切。

小路上的兰花,香气已经消散殆尽;花丛边的水潭,弥漫着浓郁的菊花气息。

寒意催促着四季的更替,无情流逝;白霜预示着深秋的到来,仿佛敲响了暮钟。

想必在明朗的月夜里,我们将乘坐华丽的车子,一同出游远行。

九月奉教作注释

  • 曲池:即曲江池,在长安(今西安)东南,是唐代著名的游览胜地。
  • 砌:台阶。
  • 蛩:蟋蟀。
  • 兰芳尽:兰花的香气已经消散殆尽。
  • 花潭:花丛旁的水潭。
  • 菊气浓:菊花的香气浓郁。
  • 四序:四季。
  • 九秋:指秋季的九十天,泛指深秋。
  • 钟:古代寺庙报时的钟声。
  • 飞盖:装饰华丽的车子。
  • 相从:一同出游。

九月奉教作讲解

这首诗是李峤奉皇帝之命所作的应制诗,描写了九月时节曲江一带的景象,同时也表达了诗人期待与皇帝一同出游的心情。

首联“曲池朝下雁,幽砌夕吟蛩”描写了曲江池早晚不同的景象:早晨,大雁从曲江池上飞过,发出阵阵鸣叫;傍晚,蟋蟀在幽静的台阶旁低吟,显得有些凄凉。这两句动静结合,展现了秋季的萧瑟之感。

颔联“叶径兰芳尽,花潭菊气浓”描写了兰花凋谢、菊花盛开的景象。兰花在秋季已经凋谢,香气也已消散,而菊花却在秋风中傲然绽放,散发出浓郁的香气。这两句通过对比,突出了菊花的特点,也暗示了季节的变化。

颈联“寒催四序律,霜度九秋钟”进一步描写了秋季的寒冷。寒意催促着四季的更替,白霜预示着深秋的到来,仿佛敲响了暮钟。这两句将抽象的时间概念与具体的物象相结合,更加生动地展现了秋季的特点。

尾联“还当明月夜,飞盖远相从”表达了诗人期待与皇帝一同出游的心情。诗人希望在明朗的月夜里,能够乘坐华丽的车子,与皇帝一同出游远行。这一句既呼应了诗题,又表达了诗人对皇帝的忠诚和期盼。

总的来说,这首诗语言清新流畅,描写生动形象,既展现了秋季的特点,又表达了诗人对皇帝的忠诚和期盼,是一首典型的应制诗。

李峤[唐代]

李峤(644~713) ,唐代诗人。字巨山。赵州赞皇(今属河北)人。李峤对唐代律诗和歌行的发展有一定的作用与影响。他前与王勃、杨炯相接,又和杜审言、崔融、苏味道并称“文章四友”。 更多

http://shici.puchedu.cn/shici_detail/01bc2af7ee0531ce3876.html

联系邮箱:

取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