普车诗词>卢谌的诗>赠刘琨诗二十首 十三>

赠刘琨诗二十首 十三,卢谌赠刘琨诗二十首 十三全诗,卢谌赠刘琨诗二十首 十三古诗,赠刘琨诗二十首 十三翻译,赠刘琨诗二十首 十三译文

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

[魏晋] 卢谌

相彼反哺。
尚在翔禽。
孰是人斯。
而忍斯心。
每凭山海。
庶觌高深。
遐眺存亡。
缅成飞沉。

赠刘琨诗二十首 十三译文

看看那慈乌反哺的情景, 它们还不过是飞翔的禽鸟。 谁是现在这样的人啊, 竟然忍心做出这样的事情? 我常凭靠山海遥望, 希望能见到您的崇高身影。 遥望历史的兴衰存亡, 感慨人生的漂泊沉浮。

赠刘琨诗二十首 十三注释

  • 相彼反哺: 看看那些懂得反哺的鸟儿。“相”,观察。 “反哺”,小鸟长大后,衔食喂养老鸟。
  • 尚在翔禽: 它们还不过是飞翔的禽鸟。“尚”,还。 “翔禽”,飞翔的鸟类。
  • 孰是人斯: 谁是现在这样的人啊? “孰”,谁。“斯”,此,指当时那些忘恩负义的人。
  • 而忍斯心: 竟然忍心做出这样的事情? “忍”,忍心。“斯”,此,指忘恩负义的行为。
  • 每凭山海: 我常常凭靠山海遥望。 “凭”,依靠。“山海”,指高山大海,借指刘琨的崇高地位和深远影响。
  • 庶觌高深: 希望能见到您的崇高身影。 “庶”,希望。“觌(dí)”,看见。“高深”,指刘琨的高尚品德和远大抱负。
  • 遐眺存亡: 遥望历史的兴衰存亡。 “遐眺”,远望。“存亡”,指历史的兴盛与衰亡。
  • 缅成飞沉: 感慨人生的漂泊沉浮。“缅”,遥远,引申为思念。“飞沉”,指人生际遇的起伏,飞黄腾达与沉沦没落。

赠刘琨诗二十首 十三讲解

这首诗是卢谌《赠刘琨诗二十首》中的第十三首,作于西晋末年,表达了作者对刘琨的敬佩和思念,同时也抒发了对世态炎凉、人心不古的感慨。

诗歌首先以“相彼反哺,尚在翔禽”起兴,对比了动物尚且懂得感恩,而现实中却有人忘恩负义的现象,表达了对世风日下的痛心。“孰是人斯,而忍斯心”直接点明了批判的对象,语气沉痛,表达了作者对那些忘恩负义之人的谴责。

“每凭山海,庶觌高深”则表达了作者对刘琨的仰慕之情,希望能够见到刘琨并学习他的高尚品德。“遐眺存亡,缅成飞沉”则将视野拉向历史,感叹人生的起伏不定,表达了对个人命运的担忧和对社会动荡的无奈。

全诗语言质朴,情感真挚,通过对比、反问、抒情等手法,深刻地表达了作者的复杂情感,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、道德沦丧的现实。诗中对刘琨的赞美,实际上也是对忠义之士的呼唤,表达了作者对重建社会秩序、匡扶正义的期望。

卢谌[魏晋]

卢谌(284─351),字子谅,范阳涿(今属河北涿县)人,晋代文学家。曹魏司空卢毓曾孙。西晋卫尉卿卢珽之孙,尚书卢志长子。晋朝历任司空主簿、从事中郎、幽州别驾。后赵、冉魏时官至侍中、中书监。卢谌最初担任太尉椽。311年,洛阳失陷,随父北依刘琨,途中被刘粲所掳。312年,辗转归于姨父刘琨,受到青睐。318年,刘琨为匹磾所拘。期间,卢谌与刘琨以诗相互赠答,写有《答刘琨诗二首》《赠刘琨诗二十首》。350年,冉闵诛石氏、灭后赵,卢谌在冉魏任中书监,后在襄国遇害。时年67岁。卢谌为人清敏、才思敏捷,喜读老庄,又善于写文章。他著有《祭法》《庄子注》及文集十卷,其中有些诗篇流传至今。 更多

http://shici.puchedu.cn/shici_detail/dafc3006a2b0d373063c.html

联系邮箱:

取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