普车诗词>李白的诗>自溧水道哭王炎三首>

自溧水道哭王炎三首,李白自溧水道哭王炎三首全诗,李白自溧水道哭王炎三首古诗,自溧水道哭王炎三首翻译,自溧水道哭王炎三首译文

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

[唐代] 李白

白杨双行行,白马悲路傍。
晨兴见晓月,更似发云阳。
溧水通吴关,逝川去未央。
故人万化尽,闭骨茅山冈。
天上坠玉棺,泉中掩龙章。
名飞日月上,义与风云翔。
逸气竟莫展,英图俄夭伤。
楚国一老人,来嗟龚胜亡。
有言不可道,雪泣忆兰芳。
王公希代宝,弃世一何早。
吊死不及哀,殡宫已秋草。
悲来欲脱剑,挂向何枝好。
哭向茅山虽未摧,一生泪尽丹阳道。
王家碧瑶树,一树忽先摧。
海内故人泣,天涯吊鹤来。
未成霖雨用,先失济川材。
一罢广陵散,鸣琴更不开。

自溧水道哭王炎三首译文

两行白杨树排列在路旁,白马也在路边发出悲鸣。清晨起来看见残月,更像当年送你从云阳出发时的情景。

溧水连接着吴国的关隘,逝去的光阴如流水般永不停息。我的老朋友已经去世,埋骨于茅山的冈峦之上。

你如同天上的玉棺坠落,又像泉中的龙章被掩盖。你的名声飞扬于日月之上,你的义气与风云一同激荡。

你超逸的气概终究未能施展,宏伟的蓝图突然夭折令人悲伤。如同楚国的老人,前来哀叹龚胜的亡逝。

有些话不能明说,只能含泪回忆你如兰花般的美好品格。

王公你真是稀世珍宝,却如此早地离开了人世。我还没有赶到吊唁,你的灵柩旁已经长满了秋草。

悲伤之情涌上心头,真想拔剑自刎,但宝剑又该挂在何处才好?对着茅山哭泣,虽然茅山不会崩塌,但一生也要在丹阳道上流尽眼泪。

王家如碧玉般的宝树,一棵树突然先枯萎了。海内的老朋友都在哭泣,天涯的仙鹤也飞来吊唁。

你未能成为普降甘霖的栋梁,就先失去了渡河的良材。自从你停止弹奏《广陵散》后,琴也再没有打开过。

自溧水道哭王炎三首注释

  • 溧水:水名,在今江苏省溧水县。
  • 云阳:古县名,在今江苏省丹阳市。
  • 吴关:吴国的关隘,泛指江南一带。
  • 逝川:逝水,指流逝的岁月。
  • 未央:无尽,无穷。
  • 万化尽:指去世,化为尘土。
  • 茅山:山名,在今江苏省句容县东南。
  • 闭骨:埋葬尸骨。
  • 玉棺:比喻死者高贵的身份。
  • 龙章:比喻死者非凡的才华。
  • 俄:忽然,突然。
  • 楚国一老人:指汉朝大臣龚胜,王莽篡位后,他绝食而死。
  • 龚胜:字君宾,西汉末年大臣。王莽篡位后,不愿在新朝为官,绝食而死。
  • 兰芳:比喻高洁的品德。
  • 希代宝:稀世珍宝,形容王炎才华出众。
  • 殡宫:停放灵柩的地方。
  • 碧瑶树:比喻死者高贵的出身和美好的品格。
  • 霖雨:及时雨,比喻施政惠民。
  • 济川材:渡河的木材,比喻能担当重任的人才。
  • 广陵散:古代名曲,相传为嵇康所作。
  • 丹阳道:在今江苏省丹阳市境内,作者前往茅山祭奠友人所经过的道路。

自溧水道哭王炎三首讲解

这三首诗是李白在溧水道上哭悼友人王炎的作品。通过对王炎生平的追忆和对其不幸早逝的哀悼,表达了诗人深切的悲痛之情。

  • 第一首诗主要描写了送别时的情景以及友人去世后诗人内心的悲痛。诗人以白杨、白马等意象渲染了悲凉的气氛,表达了对友人去世的惋惜。
  • 第二首诗着重赞美了王炎的才华和品格。诗人将王炎比作玉棺、龙章,赞扬了他的高贵和才华。同时,诗人也表达了对王炎壮志未酬的遗憾。
  • 第三首诗进一步表达了对王炎去世的哀悼。诗人将王炎比作碧瑶树,比喻他的高贵和美好。同时,诗人也表达了对王炎去世后,再也无法听到他弹奏《广陵散》的遗憾。

这组诗语言流畅自然,情感真挚深沉,运用了多种比喻和象征手法,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怀念之情。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短暂、世事无常的感慨。

李白[唐代]

李白(701年-762年),字太白,号青莲居士,唐朝浪漫主义诗人,被后人誉为“诗仙”。祖籍陇西成纪(待考),出生于西域碎叶城,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。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,有《李太白集》传世。762年病逝,享年61岁。其墓在今安徽当涂,四川江油、湖北安陆有纪念馆。 更多

http://shici.puchedu.cn/shici_detail/d384acf253efef48467c.html

联系邮箱:

取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