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家本是陇西人,祖先曾是汉朝的边疆将领。他们的功绩盖过天地,名声响彻云霄。他们浴血奋战却未能封侯,当年为此感到十分惆怅。
世人都说崆峒一地出勇士,他们的气概激荡得如同秋风般雄壮。他们的英烈之气遗留给子孙,即使经历百代,他们的精神依然如神祇般受人敬仰。
我十五岁时博览奇书,写起文章来可与司马相如相比。皇帝恩赐我特殊的宠爱,我得以在麟阁这样的显赫之地任职。
晚年的仕途还未结束,却因谗言而屡遭贬谪。我常常想象晋朝末年,胡人入侵中原,战乱纷起的景象。
中原的士大夫惨遭杀害,胡虏占据了朝廷。石勒觊觎中原大地,刘聪劫持了晋朝天子。
我常常在夜晚抚摸宝剑,吟啸长叹,我的雄心壮志每天都在增长。我发誓要斩杀像鲸鱼一样巨大的敌人,澄清被污染的洛阳。
让天下普降甘霖,万物不再凋零枯萎。我即使挥洒一杯水,也感到自己的力量是多么渺小。
依靠别人来成事令我感到羞耻,我立志要制定美好的计划。消灭敌人后不求功名,飘然离去,登上蓬莱仙山。
只有安期生的鞋子,还留在沧海一隅。
这首诗是李白赠给宰相张镐的,表达了他渴望建功立业、澄清天下的雄心壮志,同时也流露出对现实的失望和对隐逸的向往。
诗歌首先追溯了李白的家世,强调其家族的英勇传统,为下文抒发豪情壮志奠定了基础。接着,诗人回顾了自己的早期经历,展现了其过人的才华和受到皇帝恩宠的经历。然而,诗人也坦言自己晚年仕途不顺,遭受谗言攻击。
随后,诗人笔锋一转,描绘了西晋末年战乱的景象,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担忧。诗人慷慨激昂地表示自己要斩杀敌人,澄清天下,展现了其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。
最后,诗人流露出对隐逸的向往,表示要像安期生一样,飘然离去,登上蓬莱仙山。这既是对现实的无奈,也是对理想的追求。
整首诗气势磅礴,感情真挚,既有对历史的回顾,也有对现实的批判,更有对未来的展望,充分展现了李白独特的个性和鲜明的时代精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