普车诗词>李白的诗>在浔阳非所寄内>

在浔阳非所寄内,李白在浔阳非所寄内全诗,李白在浔阳非所寄内古诗,在浔阳非所寄内翻译,在浔阳非所寄内译文

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

[唐代] 李白

闻难知恸哭,行啼入府中。
多君同蔡琰,流泪请曹公。
知登吴章岭,昔与死无分。
崎岖行石道,外折入青云。
相见若悲叹,哀声那可闻。

在浔阳非所寄内译文

听到噩耗我悲痛欲绝,一路哭泣着走进府衙。多谢你像蔡琰一样仗义,为我流泪恳求曹公。得知我要登上吴章岭,从此与死亡没有分别。崎岖地行走在石路上,曲折地没入青云之中。如果相见只能悲伤叹息,那哀伤的声音怎能让人忍受?

在浔阳非所寄内注释

  • 浔阳:今江西省九江市。
  • 非所寄内:指妻子不在身边,无法寄托思念。
  • 难:指不幸的消息,可能指战乱或个人遭遇的困境。
  • 恸哭:极其悲痛地哭泣。
  • 行啼:一边走一边哭。
  • 府中:指官府。
  • 多君:多谢您。
  • 蔡琰:即蔡文姬,东汉末年女性文学家,曾被匈奴掳走,后被曹操赎回。这里用蔡文姬比喻友人为作者的遭遇而奔走。
  • 曹公:指曹操。
  • 吴章岭:地名,具体地点待考,此处指作者流放或贬谪之地。
  • 死无分:与死亡没有分别,形容处境极其危险或绝望。
  • 崎岖:形容山路不平。
  • 石道:用石头铺成的道路。
  • 外折:向外弯曲。
  • 青云:指高山上的云雾,也形容道路的高远。
  • 相见:指与友人相见。
  • 那可闻:怎能让人忍受。

在浔阳非所寄内讲解

这首诗是李白在浔阳(今江西九江)时,因某种原因(可能是被贬谪或流放)与妻子分离,心情悲痛而作。诗中表达了作者听到不幸消息后的极度悲伤,以及对友人仗义相助的感激之情,也描绘了前路艰险的处境和对未来的绝望。

首联“闻难知恸哭,行啼入府中”直接点明主题,写作者听到噩耗后的悲痛之情,以及身不由己的处境。颔联“多君同蔡琰,流泪请曹公”用蔡文姬的故事比喻友人为自己奔走求情的义举,表达了感激之情。颈联“知登吴章岭,昔与死无分”进一步渲染了作者的绝望处境,暗示前路艰险,生死难料。尾联“崎岖行石道,外折入青云。相见若悲叹,哀声那可闻”描绘了作者艰难跋涉的画面,并表达了对未来相见时只能徒增悲伤的担忧,使得全诗笼罩着一种沉郁的氛围。

全诗情感真挚,语言自然流畅,运用了比喻、借代等修辞手法,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。诗中既有对个人遭遇的哀叹,也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,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和艺术价值。

李白[唐代]

李白(701年-762年),字太白,号青莲居士,唐朝浪漫主义诗人,被后人誉为“诗仙”。祖籍陇西成纪(待考),出生于西域碎叶城,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。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,有《李太白集》传世。762年病逝,享年61岁。其墓在今安徽当涂,四川江油、湖北安陆有纪念馆。 更多

http://shici.puchedu.cn/shici_detail/aef9d656265d1128b796.html

联系邮箱:

取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