普车诗词>李白的诗>鸣皋歌奉饯从翁清归五崖山居(河南府陆浑县有鸣皋山)>

鸣皋歌奉饯从翁清归五崖山居(河南府陆浑县有鸣皋山),李白鸣皋歌奉饯从翁清归五崖山居(河南府陆浑县有鸣皋山)全诗,李白鸣皋歌奉饯从翁清归五崖山居(河南府陆浑县有鸣皋山)古诗,鸣皋歌奉饯从翁清归五崖山居(河南府陆浑县有鸣皋山)翻译,鸣皋歌奉饯从翁清归五崖山居(河南府陆浑县有鸣皋山)译文

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

[唐代] 李白

忆昨鸣皋梦里还,手弄素月清潭间。
觉时枕席非碧山,侧身西望阻秦关。
麒麟阁上春还早,著书却忆伊阳好。
青松来风吹古道,绿萝飞花覆烟草。
我家仙翁爱清真,才雄草圣凌古人,欲卧鸣皋绝世尘。
鸣皋微茫在何处,五崖峡水横樵路。
身披翠云裘,袖拂紫烟去。
去时应过嵩少间,相思为折三花树。

鸣皋歌奉饯从翁清归五崖山居(河南府陆浑县有鸣皋山)译文

回想昨夜梦中回到鸣皋山,我还在清澈的潭水中嬉戏明月。醒来时才发觉身边的枕席并非在碧山之上,侧身西望,家乡已被秦关阻隔。 麒麟阁上,春天来得还很早,您在那里著书立说,却又忆起伊阳的美好。青松迎来山风,吹拂着古老的道路,绿色的藤萝飘飞落花,覆盖着烟雾弥漫的草地。 我的族叔喜爱清静纯真,才华横溢,书法可比草圣,超越古人,想要隐居在鸣皋山,远离尘世的喧嚣。 鸣皋山,你在哪里呢?五崖峡的流水,横断了樵夫的山路。您身披翠绿色的云纹裘衣,挥动衣袖,消失在紫色的云烟之中。 您离去时,应该会经过嵩山和少室山之间,我会为您折下三花树的枝条,寄托我的思念之情。

鸣皋歌奉饯从翁清归五崖山居(河南府陆浑县有鸣皋山)注释

  • 鸣皋:山名,在今河南巩义西南。李白族叔李令问隐居于此。
  • 素月:明月。
  • 碧山:指鸣皋山。
  • 秦关:指函谷关,此处泛指关中一带。
  • 麒麟阁:汉宣帝时,为表彰功臣,在麒麟阁上画像。这里指朝廷。
  • 伊阳:县名,在今河南伊川。李令问曾任伊阳令。
  • 草圣:指张旭,唐代著名草书家。
  • 清真:清静纯真。
  • 翠云裘:用翠鸟羽毛制成的裘衣,形容色彩鲜艳华丽。
  • 紫烟:指山中的云雾。
  • 嵩少:指嵩山和少室山,都在河南。
  • 三花树:一种树木,春天开三种颜色的花。也可能是指三种不同的花。

鸣皋歌奉饯从翁清归五崖山居(河南府陆浑县有鸣皋山)讲解

这首诗是李白为送别族叔李令问归隐鸣皋山所作。诗中表达了诗人对族叔的敬佩和思念之情,也抒发了自己对隐逸生活的向往。

  • 前四句(忆昨鸣皋梦里还…侧身西望阻秦关):诗人从梦境写起,梦中回到鸣皋山,与明月清潭为伴,醒来后却发现身在关中,无法归隐,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的无奈。
  • 中八句(麒麟阁上春还早…欲卧鸣皋绝世尘):诗人赞美族叔的才华和志向,他身在朝廷,却怀念伊阳的美好,想要隐居鸣皋山,远离尘世的喧嚣。这里运用了对比手法,一方面赞美族叔的高洁品格,另一方面也暗示了自己对官场的厌倦。
  • 后八句(鸣皋微茫在何处…相思为折三花树):诗人想象族叔归隐的情景,他身披翠云裘,消失在紫烟之中,表达了对族叔的依依不舍和深切思念。最后,诗人说要为族叔折下三花树的枝条,寄托自己的相思之情,使诗歌充满了诗情画意。

总的来说,这首诗语言流畅自然,意境优美,表达了诗人对族叔的敬佩和思念之情,也抒发了自己对隐逸生活的向往,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。

李白[唐代]

李白(701年-762年),字太白,号青莲居士,唐朝浪漫主义诗人,被后人誉为“诗仙”。祖籍陇西成纪(待考),出生于西域碎叶城,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。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,有《李太白集》传世。762年病逝,享年61岁。其墓在今安徽当涂,四川江油、湖北安陆有纪念馆。 更多

http://shici.puchedu.cn/shici_detail/9007a20796bb4fbb937a.html

联系邮箱:

取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