普车诗词>梁寅的诗>鱼游春水 避乱还家,见桃花盛开>

鱼游春水 避乱还家,见桃花盛开,梁寅鱼游春水 避乱还家,见桃花盛开全诗,梁寅鱼游春水 避乱还家,见桃花盛开古诗,鱼游春水 避乱还家,见桃花盛开翻译,鱼游春水 避乱还家,见桃花盛开译文

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

[元代] 梁寅

家临千峰翠。
幽径重开荆棘里。
小桃花艳,春日盈盈霞绮。
香入骚人碧玉杯,色映游女青螺髻。
带露更娇,迎风尤媚。
古有墙东避世。
况似武陵风光美。
时时独酌花间,别有天地。
不教扫迳看尤好,意欲寻仙从兹始。
岩前白云,石边流水。

鱼游春水 避乱还家,见桃花盛开译文

我的家就住在千峰环绕的翠绿山间。在长满荆棘的小路上,我重新开辟出一条幽静的小路。鲜艳的桃花盛开,在明媚的春光里,像绚丽的云霞一样。桃花的香气飘入诗人的碧玉杯中,桃花的色彩映衬着游女的青色发髻。带着露水的桃花更加娇艳,迎着春风摇曳更加妩媚。古时候有戴逵隐居在墙东,这里的情况更像是陶渊明笔下的武陵胜境。我时常在花间独自饮酒,这里别有一番洞天。不要让人清扫小路,这样看起来更好,我想要从这里开始寻仙访道。岩石前飘动着白云,石头旁边流淌着清澈的流水。

鱼游春水 避乱还家,见桃花盛开注释

  • 千峰翠:形容山峰翠绿,数量众多。
  • 幽径:幽静的小路。
  • 荆棘:带刺的灌木。
  • 盈盈:形容桃花盛开的样子。
  • 霞绮:形容桃花颜色绚丽,像云霞一样。
  • 骚人:诗人。
  • 碧玉杯:用碧玉制成的酒杯。
  • 青螺髻:古代女子的一种发型,形似青螺。
  • 墙东避世:指戴逵隐居事迹。《晋书·戴逵传》记载,戴逵厌恶世俗,隐居在会稽剡县的墙东。
  • 武陵风光:指陶渊明《桃花源记》中描写的世外桃源景象。
  • 别有天地:另有一番境界。
  • 扫迳:清扫小路。
  • 尤好:更好。
  • 寻仙:寻求仙道。
  • 岩前白云,石边流水:描绘山林景色,表现隐逸之情。

鱼游春水 避乱还家,见桃花盛开讲解

这首词描写了作者隐居山林,欣赏桃花美景的闲适生活。词人通过对桃花的细致描写,以及对山林景色的渲染,表达了自己避世隐居,追求自由自在生活的愿望。

上阕主要描写桃花的艳丽和环境的优美。“家临千峰翠”点明居住环境,“幽径重开荆棘里”表明隐居生活。“小桃花艳,春日盈盈霞绮”赞美桃花。“香入骚人碧玉杯,色映游女青螺髻”用两个生动的细节描写,突出了桃花的美丽动人,也暗示了隐居生活的闲适。 “带露更娇,迎风尤媚”进一步描写桃花的娇艳。

下阕主要抒发作者的感情。“古有墙东避世,况似武陵风光美”用典,表达了作者对隐居生活的向往。“时时独酌花间,别有天地”表明作者沉醉于山水之间,享受自由自在的生活。“不教扫迳看尤好,意欲寻仙从兹始”更进一步表达了作者对隐居生活的喜爱,以及追求仙道的愿望。“岩前白云,石边流水”再次描绘山林景色,与上阕呼应,烘托出一种宁静、淡泊的氛围。

整首词语言清新自然,意境优美,表达了作者对自由、宁静生活的追求,以及对世俗的厌倦。词中运用了许多意象,如桃花、白云、流水等,营造出一种清新、淡雅的氛围,表达了作者对隐居生活的喜爱之情。

梁寅[元代]

梁寅(1303——1389),字孟敬,新喻(今江西省新余市下村镇)人。明初学者。元末累举不第,后征召为集庆路(治所在今江苏南京市,当时辖境相当今南京市及江宁、句容、溧水、溧阳、高淳等县地)儒学训导,晚年结庐石门山,四方士多从学,称其为“梁五经”,著有《石门词》。《明史》有传。元末兵起,明太祖朱元璋征天下名儒修述礼乐时,他被征任,时年已六十有余。在礼局中,讨论精审,诸儒皆为推服。书成后,将就官,他以老病辞,归里。 更多

http://shici.puchedu.cn/shici_detail/7928d4a7cea5486d6cd9.html

联系邮箱:

取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