洞庭鱼可拾,不假更垂罾。
闹若雨前蚁,多于秋后蝇。
岂思鳞作簟,仍计腹为灯。
浩荡天池路,翱翔欲化鹏。
大家都搜:
洞庭鱼译文
洞庭湖的鱼俯拾皆是,无需再用鱼网捕捞。鱼群熙熙攘攘,喧闹得像下雨前的蚂蚁,数量之多胜过秋后的苍蝇。它们哪里会想到自己的鱼鳞会被做成竹席,鱼腹会被用来点灯照明。它们胸怀大志,向往着浩瀚的天池之路,渴望着有一天能够翱翔天际,化身为鲲鹏。
洞庭鱼注释
洞庭鱼讲解
这首诗以洞庭湖的鱼为描写对象,通过对鱼群数量之多、活动之盛以及它们对未来的憧憬的描绘,表达了诗人渴望摆脱束缚、追求自由的远大志向。
首联“洞庭鱼可拾,不假更垂罾”以夸张的手法,描绘了洞庭湖鱼群数量之多,俯拾皆是,无需费力捕捞,为全诗奠定了一个轻松愉快的基调。颔联“闹若雨前蚁,多于秋后蝇”进一步渲染了鱼群的喧闹和繁盛,运用比喻,生动形象地展现了鱼群的活跃状态。
颈联“岂思鳞作簟,仍计腹为灯”笔锋一转,从侧面揭示了鱼类的悲惨命运,即使数量众多,也难逃被人类利用的结局,表达了诗人对鱼类命运的同情,也暗示了诗人自身可能面临的困境。尾联“浩荡天池路,翱翔欲化鹏”则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憧憬和渴望。诗人将自己比作渴望化为鲲鹏的鱼,表达了自己不甘平庸、追求远大理想的决心。
全诗语言简洁明快,生动形象,运用了夸张、比喻等多种修辞手法,将鱼群的形象描绘得栩栩如生,同时也表达了诗人深刻的思想感情,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。此诗虽以鱼为题,实则借鱼喻人,表达了诗人渴望自由、追求理想的远大抱负,以及对自身命运的深刻思考。
李商隐(约813年-约858年),字义山,号玉溪(谿)生、樊南生,唐代著名诗人,祖籍河内(今河南省焦作市)沁阳,出生于郑州荥阳。他擅长诗歌写作,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,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,和杜牧合称“小李杜”,与温庭筠合称为“温李”,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、温庭筠风格相近,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,故并称为“三十六体”。其诗构思新奇,风格秾丽,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,优美动人,广为传诵。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,难于索解,至有“诗家总爱西昆好,独恨无人作郑笺”之说。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,一生很不得志。死后葬于家乡沁阳(今河南焦作市沁阳与博爱县交界之处)。作品收录为《李义山诗集》。 更多
诗词大全
别人正在查
http://shici.puchedu.cn/shici_detail/5b500764f744315f2821.html
联系邮箱: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