普车诗词>李白的诗>赠僧崖公>

赠僧崖公,李白赠僧崖公全诗,李白赠僧崖公古诗,赠僧崖公翻译,赠僧崖公译文

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

[唐代] 李白

昔在朗陵东,学禅白眉空。
大地了镜彻,回旋寄轮风。
揽彼造化力,持为我神通。
晚谒泰山君,亲见日没云。
中夜卧山月,拂衣逃人群。
授余金仙道,旷劫未始闻。
冥机发天光,独朗谢垢氛。
虚舟不系物,观化游江濆。
江濆遇同声,道崖乃僧英。
说法动海岳,游方化公卿。
手秉玉麈尾,如登白楼亭。
微言注百川,亹亹信可听。
一风鼓群有,万籁各自鸣。
启闭八窗牖,托宿掣电霆。
自言历天台,搏壁蹑翠屏。
凌兢石桥去,恍惚入青冥。
昔往今来归,绝景无不经。
何日更携手,乘杯向蓬瀛。

赠僧崖公译文

往昔我住在朗陵东边,跟随白眉禅师学习禅宗。 那时我心如明镜,彻底澄澈,又如疾风转动车轮般领悟佛法真谛。 我领悟了天地造化的力量,并将它化为自己的神通。 后来我前往泰山拜谒泰山神,亲眼看见日落时壮丽的云霞。 半夜里我枕着山间的明月入睡,拂去尘世的烦恼,逃离人群的喧嚣。 泰山君传授给我金仙之道,那是经历漫长岁月也从未听闻的。 幽深的禅机开启了智慧的光芒,使我独自清朗,摆脱世俗的尘埃。 我乘坐着空虚无碍的船只,不为外物所牵绊,在江边观赏自然的变化。 在江边我遇到了志同道合的人,原来是道崖这位杰出的僧人。 他讲经说法能震动山海,四处游历教化王公贵族。 他手中拿着玉质的拂尘,就像登上高耸的白楼一样洒脱。 他精妙的言论如百川汇聚,滔滔不绝,真是令人信服。 他的言论如一阵风吹动万物,万物发出各自不同的声音。 他开启和关闭人生的八扇窗户,像闪电一样短暂而有力地寄托情怀。 他说自己曾游历天台山,攀登石壁,踏上翠绿的山峰。 在险峻的石桥上行走,仿佛进入了虚无缥缈的青冥之中。 过去前往,如今归来,世间绝美的景色没有没经历过的。 不知何时才能再次与你携手,乘着小船一同前往蓬莱仙境。

赠僧崖公注释

  • 朗陵:古县名,在今河南确山县境。
  • 白眉空:指白眉禅师,禅宗高僧。空,指禅宗的空性思想。
  • 大地了镜彻:形容心境澄澈明净,如明镜一般。
  • 回旋寄轮风:比喻佛法如轮,周而复始,无所不在。
  • 造化力:天地自然的创造和变化的力量。
  • 神通:指通过修行获得的超自然能力。
  • 泰山君:泰山神。
  • 金仙道:道教的最高境界,指长生不老,得道成仙。
  • 旷劫:极长的时间。
  • 冥机:幽深的禅机,指难以理解的佛法真谛。
  • 天光:智慧之光。
  • 垢氛:尘埃,比喻世俗的烦恼。
  • 虚舟不系物:比喻心无挂碍,自由自在。
  • 江濆:江边。濆,水边。
  • 道崖:僧人的法号。
  • 玉麈尾:用玉装饰的拂尘,为僧道之人所持,象征清净。
  • 白楼亭:高耸的楼亭,比喻高远的境界。
  • 微言:精妙的言论。
  • 亹亹:勤勉不倦的样子,形容说话滔滔不绝。
  • 一风鼓群有:比喻道崖的言论能启发众生。
  • 八窗牖:比喻人生的各个方面。
  • 掣电霆:闪电雷霆,比喻短暂而有力的情怀。
  • 天台:指天台山,在今浙江天台县,以佛教天台宗的发源地而闻名。
  • 搏壁:攀登陡峭的石壁。
  • 翠屏:翠绿的山峰。
  • 凌兢:小心谨慎的样子。
  • 青冥:指天空深处,虚无缥缈的地方。
  • 蓬瀛:指蓬莱、瀛洲,传说中的海上仙山。

赠僧崖公讲解

这首诗是李白赠给僧人道崖的作品,表达了对道崖的敬佩和赞赏,以及自己对佛道思想的领悟和追求。全诗以回忆自己早年的修道经历开篇,展现了诗人对佛道思想的浓厚兴趣。之后,诗人描写了道崖的才华和影响力,赞扬他讲经说法、教化众生的功德。最后,诗人表达了与道崖一同寻仙访道的愿望,寄托了自己对超脱尘世、追求自由的向往。

这首诗的特点在于将佛道思想与自然景色融为一体,诗人用生动的意象和丰富的想象力,描绘了一幅幅壮丽而神秘的画面,表达了自己对宇宙人生的深刻思考。同时,诗中也流露出诗人飘逸洒脱的个性和豪迈奔放的情感,体现了李白诗歌的独特风格。

总的来说,这首诗是一首充满哲理和诗意的佳作,它不仅展现了李白对佛道思想的理解和感悟,也体现了他对人生价值和精神境界的追求。通过对道崖的赞美,诗人也表达了自己对志同道合之人的珍惜和对美好未来的憧憬。

李白[唐代]

李白(701年-762年),字太白,号青莲居士,唐朝浪漫主义诗人,被后人誉为“诗仙”。祖籍陇西成纪(待考),出生于西域碎叶城,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。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,有《李太白集》传世。762年病逝,享年61岁。其墓在今安徽当涂,四川江油、湖北安陆有纪念馆。 更多

http://shici.puchedu.cn/shici_detail/2b4cc0d2d36657e124b9.html

联系邮箱:

取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