普车诗词>李商隐的诗>河清与赵氏昆季宴集得拟杜工部>

河清与赵氏昆季宴集得拟杜工部,李商隐河清与赵氏昆季宴集得拟杜工部全诗,李商隐河清与赵氏昆季宴集得拟杜工部古诗,河清与赵氏昆季宴集得拟杜工部翻译,河清与赵氏昆季宴集得拟杜工部译文

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

[唐代] 李商隐

胜概殊江右,佳名逼渭川。
虹收青嶂雨,鸟没夕阳天。
客鬓行如此,沧波坐渺然。
此中真得地,漂荡钓鱼船。

河清与赵氏昆季宴集得拟杜工部译文

此地胜景堪比江西一带,美好声名直追渭水之滨。雨后初晴,彩虹隐没于青翠的山峦;夕阳西下,飞鸟消逝在晚霞之中。我漂泊在外,鬓发日渐斑白,面对茫茫江水,内心感到无比渺茫。这里真是个好地方,可以自由自在地泛舟垂钓。

河清与赵氏昆季宴集得拟杜工部注释

  • 胜概:美好的景色。
  • 殊:不同,这里指胜过。
  • 江右:指江西一带,因江西在长江之右而得名。
  • 佳名:美好的名声。
  • 逼:接近,直追。
  • 渭川:渭水之滨,指渭河流域,古代常作为风景优美的地方的代称。
  • 虹收:彩虹消失。
  • 青嶂:青色的山峰。
  • 鸟没:鸟儿消失。
  • 夕阳天:夕阳西下的天空。
  • 客鬓:漂泊在外的客人的鬓发。
  • 行如此:指鬓发日渐斑白。
  • 沧波:碧蓝色的水波,指江水。
  • 渺然:渺茫的样子,形容心境。
  • 此中:这里,指宴集之地。
  • 真得地:真正的好地方。
  • 漂荡:自由自在地漂浮游荡。

河清与赵氏昆季宴集得拟杜工部讲解

这首诗是李商隐应邀参加河清与赵氏兄弟的宴会时所作,模仿杜甫的风格。诗中描绘了宴集之地的优美景色,表达了诗人漂泊在外、内心渺茫的复杂情感,以及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。

首联以“胜概殊江右,佳名逼渭川”开篇,极力赞美宴集之地的景色,将之与江西一带和渭水之滨这两个以风景优美著称的地方相提并论,突出了此地景色的不凡。颔联“虹收青嶂雨,鸟没夕阳天”则具体描绘了雨后初晴、夕阳西下的景象,色彩明丽,意境开阔,展现出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画面。

颈联“客鬓行如此,沧波坐渺然”笔锋一转,由景及情,抒发了诗人漂泊在外、年华老去的感伤之情。诗人看到自己日渐斑白的鬓发,面对茫茫江水,不禁感到无比渺茫,这种情感与美丽的景色形成了鲜明的对比,更显出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奈。尾联“此中真得地,漂荡钓鱼船”则表达了诗人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。诗人认为,这里真是个好地方,可以自由自在地泛舟垂钓,这既是对宴集之地的赞美,也是诗人对理想生活的憧憬。

全诗语言精炼,意境深远,既有对优美景色的描绘,又有对复杂情感的抒发,体现了李商隐诗歌的独特风格。

李商隐[唐代]

李商隐(约813年-约858年),字义山,号玉溪(谿)生、樊南生,唐代著名诗人,祖籍河内(今河南省焦作市)沁阳,出生于郑州荥阳。他擅长诗歌写作,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,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,和杜牧合称“小李杜”,与温庭筠合称为“温李”,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、温庭筠风格相近,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,故并称为“三十六体”。其诗构思新奇,风格秾丽,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,优美动人,广为传诵。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,难于索解,至有“诗家总爱西昆好,独恨无人作郑笺”之说。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,一生很不得志。死后葬于家乡沁阳(今河南焦作市沁阳与博爱县交界之处)。作品收录为《李义山诗集》。 更多

http://shici.puchedu.cn/shici_detail/075f94b707b1879d508d.html

联系邮箱:

取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