普车诗词>

诗人徐陵介绍

徐陵    xú líng 南北朝诗人

徐陵(507~583)字孝穆,东海郯(今山东郯城)人,徐摛之子。南朝梁陈间的诗人,文学家。早年即以诗文闻名。八岁能文,十二岁通《庄子》、《老子》。长大后,博涉史籍,有口才。梁武帝萧衍时期,任东宫学士,常出入禁闼,为当时宫体诗人,与庾信齐名,并称“徐庾”,与宋朝郭茂倩并称“乐府双壁。”入陈后历任尚书左仆射,中书监等职,继续宫体诗创作,诗文皆以轻靡绮艳见称。至德元年去世,时年七十七,赠镇右将军、特进,其侍中、左光禄、鼓吹、侯如故,谥曰章。 有四子:徐俭,徐份,徐仪,徐僔。

本 名 徐陵
别 称
字 号 字孝穆
主要作品 《走笔戏书应令诗》 《和简文帝赛汉高帝庙诗》 《秋日别庾正员诗》
主要成就 “宫体诗”的代表作家,与庾信齐名
所处时代 南北朝
民族族群
出生地
出生时间 公元507年
生平

  徐陵幼小的时候,就被高人赞誉为“天上石麒麟”、“当世颜回”,他家族成员都非常刚正严肃、又诚恳谦逊。当时朝廷文书制度,多由徐陵写成,徐陵在朝廷上弹劾陈文帝(世祖)陈蒨的弟弟安成王陈顼(后来的陈宣帝)手下的权臣鲍僧叡以及侍中、中书监等人,慷慨陈词,正气凛然,连陈世祖自己都整理衣冠、严肃正座,安成王大汗淋漓、惊慌失色,徐陵让人扶着安成王回去。他以一身浩气扳倒了国蠹,从此以后朝廷为之肃然。

  公元569年,他参与罢黜了废帝陈伯宗,扶立了陈宣帝(高宗),被封为建昌县侯,皇帝让他担任尚书左仆射、吏部尚书等,他多次进行推辞,皇帝为之动容。后来朝廷决定北伐军统帅人选,也是他一言九鼎,否定了许多人推举的淳于量,独力推荐更合适的名将吴明彻担纲,事实证明他的正确。皇帝曾多次赞扬他独具慧眼、知人善任。他的诗歌、文集当时被大家争先收藏。

  徐陵的太祖父徐凭道、祖父徐超之、父亲徐摛都很有名。他的弟弟徐孝克,以及四个儿子都是优秀的文武全才,尤其是诗文水准很高,他的家族纵横政坛文坛百年,门第显赫。徐陵去世后,他的长子徐俭继承了父亲侯爵。当时徐俭正在鄱阳王手下做官,还兼任了浔阳内史等职位,从这以后就做了建昌侯,直到5年后的祯明二年(公元588年)他去世为止。

  今存《徐孝穆集》6卷和《玉台新咏》10卷。

趣闻逸事

  梁太清二年,42岁的徐陵以常侍官的身份奉命出使北朝东魏。魏国特地设宴为他洗尘接风。魏国的礼仪官魏收对他颇为轻视,刚巧那天天气很热,便有意对他说:“今天的热,是徐常侍带来的。”

  徐陵知道魏收有意取笑自己,便回答道:“从前王肃到了这里,为贵国制定礼仪;现在我来,再使你们知道寒热。”

  魏收听了,大为惭愧,从此佩服他的才能,不敢有所轻视了。

  • 《走笔戏书应令诗》
    此日乍殷勤。相嫌不如春。今宵花烛泪。非是夜迎人。舞席秋来卷。歌筵无数尘。曾经新代故。那恶故迎新。片月窥花簟。轻寒入锦巾。秋来应瘦尽。偏自着腰身。
  • 《和简文帝赛汉高帝庙诗》
    山宫类牛首。汉寝若龙川。玉盌无秋酎。金灯灭夜烟。丹帷迫灵岳。绀席下羣仙。堂虚沛筑响。钗低戚舞妍。何殊后庙里。子建作华篇。
  • 《秋日别庾正员诗》
    征途愁转旆。连骑惨停镳。朔气凌疎木。江风送上潮。青雀离帆远。朱鸢别路遥。唯有当秋月。夜夜上河桥。
  • 《奉和咏舞诗》
    十五属平阳。因来入建章。主家能教舞。城中巧画妆。低鬟向绮席。举袖拂花黄。烛送空回影。衫传箧里香。当由好留客。故作舞衣长。
  • 《新亭送别应令诗》
    凤吹临伊水。时驾出河梁。野燎村田黑。江秋岸荻黄。隔城闻上鼓。回舟隐去樯。神襟爱远别。流睇极清漳。
  • 《征虏亭送新安王应令诗》
    凤吹临南浦。神驾饯东平。亭回漳水乘。斾转洛滨笙。地冻斑轮响。风严羽盖轻。烧田云色暗。古树雪花明。歧路一回首。流襟动睿情。
  • 《同江詹事登宫城南楼诗》
    元良属上德。率土被中孚。汉幄朝无怠。周门夕复趋。桓经既受业。贺拜且尊儒。壮志谐风雅。高文会斗枢。铿锵叶舞蹈。照烂等琨瑜。沟水惭雄伯。漳川仰大巫。鲍鱼艼入俎。钓鳖匪充厨。叔誉恒词屈。防年岂滥诛。
  • 《奉和简文帝山斋诗》
    架岭承金阙。飞桥对石梁。竹密山斋冷。荷开水殿香。山花临舞席。冰影照歌床。
  • 《咏柑诗》
    朱实挺江南。苞品擅珍淑。上林杂嘉树。江潭间修竹。万室拟封侯。千株挺荆国。绿叶萋以布。素荣芬且郁。得陈终宴欢。良垂云雨育。
  • 《和王舍人送客未还闺中有望诗》
    倡人歌吹罢。对镜览红颜。拭粉留花称。除钗作小鬟。绮灯停不灭。高扉掩未关。良人在何处。光唯见月还。
  • 《乌栖曲 二》
    绣帐罗帷隐灯烛。一夜千年犹不足。唯憎无赖汝南鸡。天河未落犹争啼。
  • 《关山月 二》
    月出柳城东。微云掩复通。苍茫萦白晕。萧瑟带长风。羌兵烧上郡。胡骑猎云中。将军拥节起。战士夜鸣弓。
  • 《洛阳道 一》
    绿柳三春暗。红尘百戏多。东门向金马。南陌接铜驼。华轩翼葆吹。飞盖响鸣珂。潘郎车欲满。无奈掷花何。
  • 《乌栖曲 一》
    卓女红妆期此夜。胡姬沽酒谁论价。风流荀令好儿郎。偏能傅粉复熏香。
  • 《中妇织流黄》
    落花还井上。春机当户前。带衫行障口。觅钏枕檀边。数镊经无乱。新浆纬易牵。蜘蛛夜伴织。百舌晓惊眠。封用黎阳土。书因计吏船。欲知夫壻处。今督水衡钱。
  • 《洛阳道 二》
    洛阳驰道上。春日起尘埃。濯龙望如雾。河桥渡似雷。闻珂知马蹀。傍幰见甍开。相看不得语。密意眼中来。
  • 《鬬鸡诗》
    季子聊为戏。陈王欲聘才。花冠已冲力。芥爪复惊媒。鬬凤羞衣锦。双鸾耻镜台。陈仓若有信。为觅宝鸡来。
  • 《奉和山池诗》
    罗浮无定所。郁岛屡迁移。不觉因风雨。何时入后池。楼台非一势。临翫自多奇。云生对户石。猨挂入櫩枝。
  • 《咏织妇诗》
    纤纤运玉指。脉脉正蛾眉。振蹑开交缕。停梭续断丝。檐前初月照。洞户朱帷垂。弄机行掩泪。弥令织素迟。
  • 《折杨柳》
    袅袅河堤树。依依魏主营。江陵有旧曲。洛下作新声。妾对长杨苑。君登高柳城。春还应共见。荡子太无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