普车诗词>

诗人丘崈介绍

丘崈    qiū chóng 宋代诗人

丘崈(1135-1208) 南宋将领。字宗卿,江阴(今属江苏)人。

本 名 丘崈
别 称 丘文定
字 号 字宗卿
主要作品 《菩萨蛮(再登赏心用林子长韵)》 《醉花阴(木犀)》 《蝶恋花(送岳明州)》
主要成就
所处时代 宋代
民族族群
出生地
出生时间 1135年
人物生平

隆兴元年进士,调建康府观察推官,丞相虞允文奏除国子博士,荐以自代。赐对言“恢复之志不可忘,恢复之事未易举”,迁太常博士,出知秀州华亭县。历知平江府、吉州,召除户部郎中,迁枢密院检详文字,被命接伴金国贺生辰使。王抃斥以不礼金使,予祠。起知鄂州,移江西转运判官,提点浙东刑狱,除知平江府。淳熙十三年,移知绍兴府,次年,除两浙转运副使,以忧去。光宗即位,除太常少卿兼权工部侍郎,进户部侍郎,擢四川安抚制置使兼知成都府,奏革吴氏世代掌兵之患。宁宗即位,赴召,为谢深甫论罢。嘉泰三年,起知庆元府。韩侂胄议北伐,招以共事,四年,改知建康府,升宝文阁学士、刑部尚书、江淮宣抚使。寻拜签书枢密院事兼督视江淮军马。忤侂胄,奉祠。开禧三年,复知建康府,寻为江淮制置大使兼知建康府。嘉定元年,拜同知枢密院事,旋卒,年七十四。谥忠定(一作文定)。

历史评价

为人慷慨,尝曰:“生无以报国,死愿为猛将以灭敌。”《直斋书录解题》卷一八载《丘文定集》十卷、《拾遗》一卷,谓:“其文慷慨有气,而以吏能显,故其文不彰。”《善本书室藏书志》称其“骈体鸿丽工整,有唐贤燕、许之遗。词亦清转华妙,无愧作者”(卷四○)。杨万里《跋丘宗卿侍郎见赠使北诗一轴》,有云:“诗中哀怨诉阿谁,河水呜咽山风悲中原万象听驱使,总随诗句皈行李。”其歌词长调亦颇有豪气,如《水调歌头·登赏心亭怀古》、《水调歌头·秋日登浮远堂作》等篇,家国之恨,身世之感,并入笔端。小令则大抵平实无奇,惟《菩萨蛮·再登赏心亭用林子长韵》一阕较有感慨。歌词多有与辛弃疾、范成大、韩元吉唱和者,故词风亦较近豪放一路。今存《文定公词》一卷,有《彊村丛书》本。《全宋词》第三册录其词八十一首。《全宋诗》卷二五○一录其诗十三首。事迹见《宋史》卷三九八本传。

史籍记载

《文渊阁·四库全书·氏族大全·卷十一》载:一代伟人:丘崈,字宗卿,江阴人,仕宋孝(1163~1189)、光(1190~1194)、宁(1195~1224)三朝,宁宗(1195~1224)尝称之曰“卿,三朝旧德,一代伟人也。封魏国,谥文定。子寿隽,刑部尚书;次子寿迈,司农卿。孙汲,桂阳太守。俱以名德见称。汲生必恭,必恭生定夫,定夫生基,基生元钟,历代名宦。”《中国人名大辞典·丘》P165载:丘崈宋江阴(今江苏江阴市)人,字宗卿(1135—1208)。隆兴(1163-1164)进士,除国子博士。宰相虞允文(1110-1174)奇其才,举以自代。光宗(1190-1194)时除四川安抚制置使、兼知成都府。崈以吴挺世掌兵以虑,奏选他将代之,遂革世将之害。后挺子曦叛,识者服崈先见。历知庆元府。韩侂胄(1151-1207)议北伐,崈力论金人未必败明,中国当示大体。后拜同知枢密院事,卒谥“忠定”。《中国历史大事年表》P525载:宋绍熙三年(1192)宋以丘崈任四川安抚制置使。宋开禧二年(1206)六月,以丘崈代邓友龙为两淮宣抚使。崈以泗州孤立,下令放弃。十一月,宋以丘崈佥书枢密院事,督视江淮军马。宋宁宗嘉定元年(1208)丘崈死。崈,字宗卿,江阴军(今江苏江阴)人。《宋史·卷三百九十八·列传第一百五十七》:丘崈字宗卿,江阴军人。隆兴元年(1163)进士,为建康府观察推官。丞相虞允文奇其才,奏除国子博士。孝宗谕允文举自代者,允文首荐崈。有旨赐对,遂言:“恢复之志不可忘,恢复之事未易举,宜甄拔实才,责以内治,遵养十年,乃可议北向。”时方遣范成大使金,祈请陵寝。崈言:“泛使亟遣,无益大计,徒以骄敌。”孝宗不乐,曰:“卿家坟墓为人所据,亦须理素否?”崈对曰:“臣但能诉之,不能请之。”孝宗怒,崈退待罪,孝宗察其忠,不谴也。迁太常博士,出知秀州华亭县。捍海堰废且百年,咸潮岁大入,坏并海田,苏、湖皆被其害。崈至海口访遗址已沦没,乃奏创筑,三月堰成,三州舄卤复为良田。除直秘阁、知平江府,入奏内殿,因论楮币折阅,请公私出内,并以钱会各半为定法。诏行其言,天下便之。知吉州,召除户部郎中,迁枢密院检详文字。被命接伴金国贺生辰使。金历九月晦,与《统天历》不合,崈接使者以恩意,乃徐告以南北历法异同,合从会庆节正日随班上寿。金使初难之,卒屈服。孝宗喜谓崈曰:“使人听命成礼而还,卿之力也。”先是,王抃为枢密,崈不少下之。方迓客时,抃排定程顿奏,上降付接伴,令沿途遵执。崈具奏,谓“不可以此启敌疑心。”不奉诏。抃憾之,訾崈不礼金使,予祠。起知鄂州,移江西转运判官,提点浙东刑狱,进直徽猷阁、知平江府,升龙图阁,移帅绍兴府,改两浙转运副使,以忧去。光宗即位,召对,除太常少卿兼权工部侍郎,进户部侍郎,擢焕章阁直学士、四川安抚制置使兼知成都府。崈素以吴氏世掌兵为虑,陛辞,奏曰:“臣入蜀后,吴挺脱至死亡,兵权不可复付其子。臣请得便宜抚定诸军,以俟朝命。”挺死,崈即奏:“乞选他将代之,仍置副帅,别差兴州守臣,并利州西路帅司归兴元,以杀其权。挺长子曦勿令奔丧,起复知和州,属总领杨辅就近节制诸军,檄利路提刑杨虞仲往摄兴州。”朝廷命张诏代挺,以李仁广副之,遂革世将之患。其后郭杲继诏复兼利西路安抚。杲死,韩侂胄复以兵权付曦,曦叛,识者乃服崈先见。进焕章阁直学士。宁宗即位,赴召,以中丞谢深甫论罢之。居数年,复职知庆元府。既入奏,韩侂胄招以见,出奏疏几二千言示崈,盖北伐议也,知崈平日主复仇,冀可与共功名。崈曰:“中原沦陷且百年,在我固不可一日而忘也,然兵凶战危,若首倡非常之举,兵交胜负未可知,则首事之祸,其谁任之?此必有夸诞贪进之人,攘臂以侥幸万一,宜亟斥绝,不然必误国矣。”进敷文阁学士,改知建康府,将行,侂胄曰:“此事姑为迟之。”崈因赞曰:“翻然而改,诚社稷生灵之幸,惟无摇于异议,则善矣。”侂胄闻金人置平章,宣抚河南,奏以崈为签枢,宣抚江、淮以应之。崈手书力论“金人未必有意败盟,中国当示大体,宜申警军实,使吾常有胜势。若衅自彼作,我有辞矣。“宣抚议遂寝。侂胄移书欲除崈内职,宣谕两淮。崈报曰:“使名虽异,其为示敌人以嫌疑之迹则同,且伪平章宣抚既寝,尤不宜轻举。”侂胄滋不悦。升宝文阁学士、刑部尚书、江淮宣抚使。时宋师克泗州,进图宿、寿,既而师溃,侂胄遣人来议招收溃卒,且求自解之计。崈谓:“宜明苏师旦、周筠等偾师之奸,正李汝翼、郭倬等丧师之罪。”崈欲全淮东兵力,为两淮声援,奏“泗州孤立,淮北所屯精兵几二万,万一金人南出清河口及犯天长等城,则首尾中断,堕敌计矣。莫若弃之,还军旴眙。”从之。金人拥众自涡口犯淮南,或劝崈弃庐、和州为守江计,崈曰:“弃淮则与敌共长江之险矣。吾当与淮南俱存亡。”益增兵为防。进端明殿学士、侍读,寻拜签书枢密院,督视江、淮军马。有自北来者韩元靖,自谓琦五世孙,崈诘所以来之故,元靖言:“两国交兵,北朝皆谓出韩太师意,今相州宗族坟墓皆不可保,故来依太师尔。”崈使毕其说,始露讲解意。崈遣人护送北归,俾扣其实,其回也,得金行省幅纸,崈以闻于朝,遂遣王文采持书币以行。文采还,金帅答书辞顺,崈复以闻,遂遣陈璧充小使。璧回,具言:“金人诘使介,既欲和矣,何为出兵真州以袭我?然仍露和意也。”崈白庙堂,请自朝廷移书续前议,又谓彼既指侂胄为元谋,若移书,宜踅免系衔。侂胄大怒,罢崈,以知枢密院事张岩代之。既以台论。提举洞霄宫,落职。侂胄诛,以资政殿学士知建康府,寻改江、淮制置大使兼知建康府。淮南运司招辑边民二万,号“雄淮军”,月廪不继,公肆剽劫,崈乃随“雄淮”所屯,分隶守臣节制,其西路则同转运使张颖拣剌为御前武定军,以三万人为额,分为六军,余汰归农,自是月省钱二十八万缗,米三万四千石。武定既成军伍,淮西赖其力。以病丐归,拜同知枢密院事。卒,谥忠定。崈仪状魁杰,机神英悟,尝慷慨谓人曰:“生无以报国,死愿为猛将以灭敌。”其忠义性然也。南宋词人辛弃疾有一首词《永遇乐·京口北固亭怀古》,其中“千古江山,英雄无觅孙仲谋处”,“想当年,金戈铁马,气吞万里如虎”等名句几乎人所共知;然而,很少有人知道,这首大气磅礴、怀古咏志的不朽词作,却是送给与他志同道合的好友丘崈的。

  • 《菩萨蛮(再登赏心用林子长韵)》
    壶边击断歌无节。山川一带伤情切。依旧石头城。夕阳天外明。行人谁是侣。遗唱今何许。对酒转愁多。愁多奈酒何。
  • 《醉花阴(木犀)》
    碧玉槎桠金粟小。山路惊秋老。倒倚湿寒烟,似怯秋风,阁泪啼清晓。铜壶冷浸宜深窈。人试新妆巧。云鬓一枝斜,小阁幽窗,是处都香了。
  • 《蝶恋花(送岳明州)》
    鼓吹东方天欲晓。打彻伊州,梅柳都开了。尽道鄞江春许早。使君未到春先到。号令只凭花信报。旗垒精明,家世临淮妙。遥想明年元夕好。玉人更著华灯照。
  • 《水龙吟(为建康史帅志道寿)》
    蕊珠仙籍标名,绛纱覆玉云霞里。銮坡凤掖,丝絇鸣佩,甘泉近侍。濯柳临春,饤梨照座,绝尘风味。记青蒲、夜半论兵,万人惊诵回天意。麟组遥临万里。谈笑处、江山增丽。遐冲坐折,风流余事,唯应燕喜。新筑沙堤,暂占熊梦,恰经长至。过佳长献寿,双旌便好,作朝天计。
  • 《好事近(辛酉二月望日雨中作)》
    整整一冬晴,雨后不论朝夕。麦陇救得一半,莫妨他寒食。试看天气定乘除,宽更待三日。桃李且须宁耐,有无边春色。
  • 《鹧鸪天(和严倅二秦同集席上赋)》
    怀抱环奇懒叩阍。朝阳独赋远人村。即看飞下芝封诏,曾见趣归金马门。今夕饮,拚濡裙。一时尊俎尽诗人。唯余阿买真才劣,醉后犹能写八分。
  • 《洞仙歌(为叶梦锡总领寿)》
    一番好景,近莺花时候。才过收灯便晴昼。正熊罴、占梦日,戏彩称觞,当此际,须信人间未有。光华分瑞节,粉署兰台,谁出如公望郎右。气如虹,才吐凤,指掌功名,余事也,千载犹当不朽。待_国、清边取封侯,看肘后、黄金印悬如斗。
  • 《蓦山溪(为叶总领寿)》
    风传芳信,晓色便清霁。帘幕护春寒,篆香温、笙簧韵美。使华容与,星动帝王州,花上脸,柳边眉,竞报占熊喜。欢娱好是,玉塞无尘起,鞭计小迟留,要长折、遐冲万里。传闻有诏,宣室待归来,_醁满,叵罗深,莫负春葱指。
  • 《垂丝钓(戊戌迓客 自入淮南 多所感怆作)》
    夕烽戌鼓。悲凉江岸淮浦。雾隐孤城,水荒沙聚。人共语。尽向来胜处。谩怀古。问柳津花渡。露桥夜月,吹箫人在何许。缭墙禁_。粉黛成黄土。惟有江东注。都无虏。似旧时得否。
  • 《洞仙歌(辛卯嘉禾元夕作)》
    江城梅柳,惯得春先处。催趁风光上歌舞。见九衢、车马流水如龙,喧笑语,罗绮香尘载路。欢娱多暇日,尊俎风流,重见承平旧官府。有多少、佳丽事,堕珥遗簪,芳径里,瑟瑟珠玑翠羽。好惜取、韶华醉连宵,更莫待、收灯酒阑人去。
  • 《鹧鸪天(采莲曲)》
    两两维舟近柳堤。菱歌迤逦过前溪。曲中自诉衷肠事,岸上行人那得知。金齿屐,翠云篦。女萝为带蕙为衣。惜花贪折归时晚,急浆相呼入翠微。
  • 《诉衷情(丙申中秋)》
    素衣苍狗不成妍。何意妒婵娟。不知高处难掩,终自十分圆。涵万象,独当天。照无边。乾坤呈露,何况人间,大地山川。
  • 《扑蝴蝶(蜀中作)》
    鸣鸠乳燕。春在梨花院。重门镇掩。沈沈帘不卷。纱窗红日三竿,睡鸭余香一线。佳眠悄无人唤。谩消遣。行云无定,楚雨难凭梦魂断。清明渐近,天涯人正远。尽教闲了秋千,觑著海棠开遍。难禁旧愁新怨。
  • 《千秋岁(用秦少游韵)》
    梅妆竹外。未洗唇红退。酥脸腻,檀心碎。临溪闲自照,爱雪春犹带。沙路晓,亭亭浅立人无对。似恨谁能会。迟见江头盖。和鼎事,终应在。落残知未免,韵胜何曾改。牵醉梦。随香欲渡三山海。
  • 《菩萨蛮(甲午秋作)》
    秋声夜到秋香院。重帘试卷都开遍。只似旧时香。更添些子黄。绮窗人共赋。犹忆分香句。别后几回秋。见花空复愁。
  • 《诉衷情(因见早梅作)》
    十分风味似诗人。有些子太清生。只应最嫌俗子,消瘦却盈盈。风乍静,雪初晴。月微明。泊然疏淡,莫是无情,作个关情。
  • 《夜行船(和成都王漕巽泽)》
    飞舄朝天云作路。长安近、更无程数。梧竹当年,丝纶奕世,咫尺凤池平渡。青眼相逢何太暮。眉黄透、却愁君去。官事无多,丰年有暇,莫负赏心佳处。
  • 《锦帐春(已未孟冬乐净见梅英作)》
    翠竹如屏,浅山如画。小池面、危桥一跨。著棕亭临水,宛然郊野。竹篱茅舍。好是天寒,倍添幽雅。正雪意、垂垂欲下。更朦胧月影,弄明初夜。梅花动也。
  • 《洞仙歌(咏金林檎)》
    丰肌腻体,雅淡仍娇贵。不与群芳竞姝丽。向琼林珠殿,独占春风,仙仗里,曾奉三宫燕喜。低回如有恨,失意含羞,乐事繁华竟谁记。应怜我,空老去,无句酬伊,吟未就,不觉东风又起。镇独立黄昏怯轻寒,这情绪、年年共花憔悴。
  • 《祝英台(成都牡丹会)》
    聚春工,开绝艳,天巧信无比。旧日京华,应也只如此。等闲一尺娇红,燕脂微点,宛然印、昭阳玉指。最好是。乐岁台府官闲,风流剩欢意。痛饮连宵,花也为人醉。可堪银烛烧残,红妆归去,任春在、宝钗云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