普车诗词>刘过的诗>又借韵小行>

又借韵小行,刘过又借韵小行全诗,刘过又借韵小行古诗,又借韵小行翻译,又借韵小行译文

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

[宋代] 刘过

杖屦寻诗问所由,一天划木叶知秋。
天低云淡村村好,雨过山深物物幽。
斑驳岩头苔藓湿,钩辀树尾鸟声柔。
眼前不见市朝事,始笑从前利禄谋。

又借韵小行译文

拄着拐杖穿着草鞋,寻觅诗意,询问它的源头。抬头望去,一片落叶飘落,便知秋天已到。天色低沉,云彩稀薄,每个村庄都显得那么美好。雨后初晴,山林更加幽深,万物都散发着清新的气息。阳光斑驳地洒在岩石上,苔藓显得湿润润的。弯曲的树梢上,传来鸟儿柔和的鸣叫。眼前的一切都与官场俗事无关,这才开始嘲笑自己过去追逐名利的念头。

又借韵小行注释

  • 杖屦(zhàng jù): 拐杖和草鞋,指简朴的行装。
  • 问所由: 询问诗意的来源。
  • 划(huá): 掠过,划过。
  • 村村好: 指乡村景象美好。
  • 物物幽: 指万物都显得幽静。
  • 斑驳(bān bó): 指色彩杂乱不一。
  • 岩头: 岩石的顶端。
  • 苔藓(tái xiǎn): 一种低等植物,常生长在阴湿的地方。
  • 钩辀(gōu zhōu): 弯曲的车辕。这里泛指弯曲的树枝。
  • 市朝事: 指官场政事。市,集市;朝,朝廷。
  • 利禄谋: 指追求名利的打算。利,利益;禄,官职俸禄。

又借韵小行讲解

这首诗是刘过借景抒情的作品,描绘了雨后山村的幽美景色,表达了诗人厌倦官场、向往田园生活的思想感情。

首联点明主题,诗人拄杖穿履,寻觅诗意,并通过一片落叶知秋,暗示了自己对自然的敏感和对世事的洞察。颔联描绘了雨后山村的美好景象,天低云淡,村庄宁静,山林幽深,万物清新,构成了一幅宁静祥和的画面。颈联则进一步描写了山中的细节,斑驳的岩石、湿润的苔藓、弯曲的树枝、柔和的鸟鸣,都充满了生机和诗意。尾联则抒发了诗人的感慨,眼前的山水美景让他彻底摆脱了官场的束缚,开始嘲笑自己过去追逐名利的念头,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人生的深刻反思。

全诗语言清新自然,意境幽美,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感悟。诗人通过对山村景色的细腻描写,表达了自己厌倦官场、向往自由的心情,也引发了读者对人生的思考。

刘过[宋代]

刘过(1154~1206)南宋文学家,字改之,号龙洲道人。吉州太和(今江西泰和县)人,长于庐陵(今江西吉安),去世于江苏昆山,今其墓尚在。四次应举不中,流落江湖间,布衣终身。曾为陆游、辛弃疾所赏,亦与陈亮、岳珂友善。词风与辛弃疾相近,抒发抗金抱负狂逸俊致,与刘克庄、刘辰翁享有“辛派三刘”之誉,又与刘仙伦合称为“庐陵二布衣”。有《龙洲集》、《龙洲词》。 更多

http://shici.puchedu.cn/shici_detail/fef9ae3933ea4e848ad3.html

联系邮箱:

取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