普车诗词>李贺的诗>河南府试十二月乐词 九月>

河南府试十二月乐词 九月,李贺河南府试十二月乐词 九月全诗,李贺河南府试十二月乐词 九月古诗,河南府试十二月乐词 九月翻译,河南府试十二月乐词 九月译文

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

[唐代] 李贺

离宫散萤天似水,竹黄池冷芙蓉死。
月缀金铺光脉脉,凉苑虚庭空澹白。
露花飞飞风草草,翠锦斓斑满层道。
鸡人罢唱晓珑璁,鸦啼金井下疏桐。

河南府试十二月乐词 九月译文

昔日离宫散落的流萤,映衬着如水般澄澈的夜空,已是萤火稀疏。竹林枯黄,池水冰冷,芙蓉花也已凋零。一轮明月悬挂在镶金的门环上,月光微微闪烁。凉爽的庭院空旷寂静,一片清冷惨白。露珠在花间飞舞,秋风吹拂着衰草,翠绿与斑斓交织的锦绣铺满了台阶。报晓的官员停止了歌唱,清晨的玉佩声也消失了。乌鸦在金井边啼叫,飞下稀疏的梧桐树。

河南府试十二月乐词 九月注释

  • 河南府试十二月乐词:唐代科举考试的一种形式,以十二个月的节令为题,作乐府诗。
  • 离宫:指离宫别馆,此处指已废弃的宫殿。
  • 散萤:稀疏的萤火虫。
  • 天似水:形容夜空如水般澄澈。
  • 竹黄:竹叶枯黄。
  • 芙蓉死:芙蓉花凋谢。
  • 金铺:镶金的门环。
  • 光脉脉:形容月光微弱闪烁。
  • 凉苑虚庭:凉爽空旷的庭院。
  • 澹白:清冷惨白。
  • 露花:带着露珠的花朵。
  • 飞飞:形容露珠飞舞的样子。
  • 草草:形容秋风吹拂衰草的样子。
  • 翠锦斓斑:形容色彩鲜艳,翠绿与斑斓交织的锦绣。
  • 层道:台阶。
  • 鸡人:古代负责报晓的官员。
  • 罢唱:停止歌唱。
  • 晓珑璁(lóng cōng):清晨玉佩的声音。珑璁,玉器相撞的声音。
  • 金井:井栏用金属装饰的井。
  • 疏桐:枝叶稀疏的梧桐树。

河南府试十二月乐词 九月讲解

这首诗是李贺参加河南府试时所作的《十二月乐词》中的一首,描写了九月的景象。诗人通过对景物的细腻描写,营造出一种凄凉、冷清的氛围,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寂和对世事变迁的感叹。

诗的前四句描绘了废弃宫殿的景象:流萤稀疏,竹林枯黄,芙蓉凋零,月光惨白,暗示了昔日的繁华已逝,只剩下荒凉和冷清。

接下来的四句,露珠飞舞,秋风瑟瑟,色彩斑斓的锦绣也显得黯淡,进一步渲染了萧瑟的气氛。

最后两句,鸡人停止了歌唱,乌鸦在金井边啼叫,更增添了寂静和凄凉之感。乌鸦栖息于疏桐,也暗示了诗人孤寂的身影。

整首诗语言精炼,意象鲜明,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,如比喻、拟人等,使诗歌更具表现力和感染力。诗人将个人情感融入景物描写中,表达了对时光流逝、世事无常的感叹,也寄托了自己怀才不遇的苦闷。

李贺[唐代]

李贺(约公元790年-约817年),字长吉,汉族,唐代河南福昌(今河南洛阳宜阳县)人,家居福昌昌谷,后世称李昌谷,是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。有“诗鬼”之称,是与“诗圣”杜甫、“诗仙”李白、“诗佛”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。著有《昌谷集》。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,与李白、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。有“‘太白仙才,长吉鬼才’之说。李贺是继屈原、李白之后,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享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。李贺长期的抑郁感伤,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,元和八年(813年)因病辞去奉礼郎回昌谷,27岁英年早逝。 更多

http://shici.puchedu.cn/shici_detail/fe825164411bc3d5f979.html

联系邮箱:

取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