普车诗词>林同的诗>王式>

王式,林同王式全诗,林同王式古诗,王式翻译,王式译文

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

[宋代] 林同

三百五篇内,凡言忠孝人。
未尝不流涕,反复为王陈。

王式译文

《诗经》三百零五篇中,凡是歌颂忠臣孝子的诗篇,没有不让人感动流泪的。诗人反复吟咏,都是为了匡正君王的过失,规劝君王遵循正道。

王式注释

  • 三百五篇:指《诗经》,实际收录诗歌305篇。
  • 忠孝人:指忠臣孝子,是古代社会推崇的道德典范。
  • 未尝不:即“没有不”,表示全部、都。
  • 流涕:流泪,表示感动或悲伤。
  • 王:指君王。
  • 陈:陈述,进言,这里指匡正君王的过失,规劝君王。

王式讲解

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《诗经》中忠孝精神的推崇,以及渴望通过诗歌来匡正君王、端正朝纲的愿望。

  • 内容主旨: 诗歌赞扬了《诗经》中歌颂的忠臣孝子,强调了这些人物和故事对人们的感染力。同时,表达了作者希望通过诗歌劝谏君王,使其遵循正道的政治理想。

  • 艺术特色: 诗歌语言朴实,感情真挚。通过对《诗经》内容的概括和“未尝不流涕”的强调,突出了忠孝精神的力量。结尾直接点明作者的意图,表达了对君王的期望。

  • 思想意义: 诗歌反映了古代文人以诗歌为武器,关心国家命运、匡正君王过失的传统。它体现了作者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对理想政治的追求。在古代社会,忠孝是维系社会秩序的重要道德规范,这首诗也体现了对这种道德规范的肯定和弘扬。

林同[宋代]

(?—1276)宋福州福清人,字子真,号空斋处士。林公遇子。深于诗。以世泽授官,弃不仕。元兵至福州,福建招抚使刘仝子即其家置忠义局,招募义兵。元兵至城下,仝子遁,同啮指血书壁,誓守忠义,寻被执,不屈而死。有《孝诗》。 更多

http://shici.puchedu.cn/shici_detail/ea03c1cc3e74dc8661d1.html

联系邮箱:

取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