普车诗词>李商隐的诗>和孙朴韦蟾孔雀咏>

和孙朴韦蟾孔雀咏,李商隐和孙朴韦蟾孔雀咏全诗,李商隐和孙朴韦蟾孔雀咏古诗,和孙朴韦蟾孔雀咏翻译,和孙朴韦蟾孔雀咏译文

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

[唐代] 李商隐

此去三梁远,今来万里携。
西施因网得,秦客被花迷。
可在青鹦鹉,非关碧野鸡。
约眉怜翠羽,刮目想金篦。
瘴气笼飞远,蛮花向坐低。
轻于赵皇后,贵极楚悬黎。
都护矜罗幕,佳人炫绣袿。
屏风临烛釦,捍拨倚香脐。
旧思牵云叶,新愁待雪泥。
爱堪通梦寐,画得不端倪。
地锦排苍雁,帘钉镂白犀。
曙霞星斗外,凉月露盘西。
妒好休夸舞,经寒且少啼。
红楼三十级,稳稳上丹梯。

和孙朴韦蟾孔雀咏译文

此番离别三梁已是很远,如今又远行万里将你携归。你像西施一样因罗网被捕获,又如秦地的游客被繁花迷醉。

你或许是青色的鹦鹉转世,绝不是野鸡之流可以比拟。你弯弯的眉毛让人怜惜翠色的羽毛,闪亮的眼睛让人联想到金篦刮目的典故。

瘴气笼罩着你,让你无法远飞,蛮地的花朵似乎也为你俯首。你的轻盈堪比赵飞燕,你的珍贵堪比楚国的和氏璧。

都护大人为你张挂华美的罗幕,佳人为你展示精致的绣花裙。屏风在烛光下闪耀,拨弄乐器的女子斜倚着香炉。

旧日的思绪如云叶般飘荡,新的愁绪如雪泥般沉重。对你的爱恋足以通达梦寐,想要画下你却难以描摹其神韵。

用锦缎铺设的地面如同苍雁般排列,帘钩上雕刻着白色的犀牛。你身处曙霞笼罩的星空之外,又仿佛置身于凉月高悬的露盘之西。

不要再夸耀你优美的舞姿,经历了寒冷就少啼哭吧。拾级而上那三十层红楼,稳稳地登上那红色的阶梯。

和孙朴韦蟾孔雀咏注释

  • 三梁:指蜀地,李商隐曾任剑南节度使幕府。
  • 西施因网得:用西施被越王勾践献给吴王的故事,比喻孔雀被捕获。
  • 秦客被花迷:指陶渊明《桃花源记》中的秦人,比喻孔雀的美丽令人陶醉。
  • 青鹦鹉、碧野鸡:用以衬托孔雀的珍贵。
  • 约眉:指孔雀弯弯的眉毛。
  • 翠羽:指孔雀翠绿色的羽毛。
  • 刮目想金篦:用南朝宋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政事》中“士别三日,当刮目相待”的典故,以及晋代葛洪《神仙传》中费长房用金篦刮目治病的典故,形容孔雀的美丽令人惊叹。
  • 瘴气:指南方湿热地区有毒的气体。
  • 蛮花:指南方少数民族地区的奇花异草。
  • 赵皇后:指汉成帝的皇后赵飞燕,以其体态轻盈著称。
  • 楚悬黎:指楚国的和氏璧,比喻孔雀的珍贵。
  • 都护:古代官名,此指孙朴韦蟾。
  • 罗幕:丝织的帷幕,形容华丽。
  • 绣袿:绣花的上衣。
  • 烛釦:烛台上的装饰。
  • 捍拨:弹拨乐器的工具。
  • 香脐:香炉的底座。
  • 云叶:指思绪如浮云般飘忽不定。
  • 雪泥:融化的雪水和泥土,比喻往事留下的痕迹。
  • 不端倪:难以看清全貌,形容孔雀的美丽难以描摹。
  • 地锦:铺在地上的锦缎。
  • 苍雁:指锦缎上的雁形图案。
  • 帘钉镂白犀:指帘钩上雕刻着白色的犀牛角,形容装饰的华丽。
  • 露盘:承接露水的器皿。
  • 丹梯:红色的台阶。

和孙朴韦蟾孔雀咏讲解

这首诗以咏孔雀为题,实则表达了诗人对自身处境的感叹。诗中将孔雀比作身处困境的美人,一方面赞美了孔雀的美丽和珍贵,另一方面也流露出对孔雀命运的同情。

诗的上半部分主要描写孔雀的外貌和处境。诗人运用了大量的典故和比喻,将孔雀的美丽和珍贵描写的淋漓尽致。例如,将孔雀比作西施、青鹦鹉、赵飞燕、和氏璧等,都突出了孔雀的与众不同。同时,诗人也描写了孔雀所处的困境,如“此去三梁远,今来万里携”、“瘴气笼飞远”等,暗示了孔雀被囚禁的命运。

诗的下半部分主要描写诗人对孔雀的怜惜和感慨。诗人用“旧思牵云叶,新愁待雪泥”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忧愁,用“爱堪通梦寐,画得不端倪”表达了对孔雀的喜爱之情。最后,诗人以“红楼三十级,稳稳上丹梯”作结,似乎暗示着孔雀最终能够摆脱困境,登上人生的巅峰,也寄托了诗人对自身命运的期盼。

整首诗语言华丽,辞藻丰富,运用了大量的典故和比喻,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。同时,诗中也蕴含着深刻的哲理,引发人们对命运、自由等问题的思考。

李商隐[唐代]

李商隐(约813年-约858年),字义山,号玉溪(谿)生、樊南生,唐代著名诗人,祖籍河内(今河南省焦作市)沁阳,出生于郑州荥阳。他擅长诗歌写作,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,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,和杜牧合称“小李杜”,与温庭筠合称为“温李”,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、温庭筠风格相近,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,故并称为“三十六体”。其诗构思新奇,风格秾丽,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,优美动人,广为传诵。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,难于索解,至有“诗家总爱西昆好,独恨无人作郑笺”之说。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,一生很不得志。死后葬于家乡沁阳(今河南焦作市沁阳与博爱县交界之处)。作品收录为《李义山诗集》。 更多

http://shici.puchedu.cn/shici_detail/e985c6c6c9cec87ffe7e.html

联系邮箱:

取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