勾践饮胆日,吴酒正满杯。
笙歌入海云,声自姑苏来。
西施舞初罢,侍儿整金钗。
众女不敢妒,自比泉下泥。
越鼓声腾腾,吴天隔尘埃。
难将甬东地,更学会稽栖。
霸迹一朝尽,草中棠梨开。
大家都搜:
勾践饮胆日,吴酒正满杯。
笙歌入海云,声自姑苏来。
西施舞初罢,侍儿整金钗。
众女不敢妒,自比泉下泥。
越鼓声腾腾,吴天隔尘埃。
难将甬东地,更学会稽栖。
霸迹一朝尽,草中棠梨开。
姑苏台(一作吴中怀古)译文
越王勾践卧薪尝胆之时,吴王这里仍旧酒杯满溢,沉醉于享乐。 笙歌之声飘入海边的云层,这声音正是从姑苏台上传来的。 西施刚刚停止歌舞,侍女们忙着为她整理头上的金钗。 其他的妃嫔们不敢嫉妒西施的美貌,自惭形秽,觉得自己就像地下的尘泥。 越国的战鼓声震天动地,吴国的天空却被歌舞的尘埃遮蔽。 实在难以想象吴王会像勾践一样屈居甬东之地,更别说像他那样栖身于会稽山中。 往日的霸业最终化为乌有,姑苏台上,只有棠梨花在野草中寂寞地开放。
姑苏台(一作吴中怀古)注释
姑苏台(一作吴中怀古)讲解
这首诗是一首怀古诗,诗人通过描写姑苏台的昔日繁华和今日荒凉的对比,表达了对历史兴衰的感慨。
诗的前六句描写了吴国灭亡前,吴王夫差沉迷于酒色,歌舞升平的景象。诗人用“勾践饮胆日”与“吴酒正满杯”形成鲜明对比,突出了吴王的昏庸和享乐。 “笙歌入海云,声自姑苏来”、“西施舞初罢,侍儿整金钗。众女不敢妒,自比泉下泥”,极尽奢靡之能事,暗示了吴国灭亡的必然性。
中间四句写越国积极备战,吴国却依然沉迷于享乐,最终被越国所灭的历史事实。诗人用“越鼓声腾腾,吴天隔尘埃”一句,暗示了吴国的危机。 “难将甬东地,更学会稽栖”,则表达了诗人对吴王夫差最终走向灭亡的惋惜之情,也暗含了对骄奢淫逸的批判。
最后两句,诗人将视线拉回现实,描写了姑苏台的今日景象。“霸迹一朝尽,草中棠梨开”,昔日繁华的姑苏台,如今只剩下野草和棠梨花,昔日的霸业已经化为乌有,令人感慨万千。
全诗语言流畅自然,对比鲜明,寓意深刻,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思考,也警示人们要以史为鉴,居安思危。
诗词大全
别人正在查
http://shici.puchedu.cn/shici_detail/e686af2b7d2d38744d73.html
联系邮箱: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