普车诗词>李商隐的诗>楚泽>

楚泽,李商隐楚泽全诗,李商隐楚泽古诗,楚泽翻译,楚泽译文

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

[唐代] 李商隐

夕阳归路后,霜野物声干。
集鸟翻渔艇,残虹拂马鞍。
刘桢元抱病,虞寄数辞官。
白袷经年卷,西来及早寒。

楚泽译文

夕阳西下,我走在归家的路上,深秋的田野一片肃杀,万物都停止了喧嚣。 成群的鸟儿飞过,好像要掀翻停泊在水边的渔船,雨后的残虹倒映在水中,仿佛要拂过我的马鞍。 我像当年怀才不遇的刘桢一样久病缠身,又像屡次辞官不成的虞寄一样身不由己。 常年穿着的白色单衣也被我卷了起来,西风渐起,寒意来得比往年更早。

楚泽注释

  • 楚泽:指诗人所处的楚地沼泽。
  • 物声干:万物之声消失,形容深秋的寂静。干,竭尽,消失。
  • 集鸟翻渔艇:成群的鸟飞过,似要翻动渔船。形容鸟群飞翔之状。
  • 残虹拂马鞍:雨后残余的彩虹,仿佛要拂过马鞍。形容雨后黄昏的景象。
  • 刘桢:东汉末年文学家,“建安七子”之一。因病而不得重用。
  • 元抱病:长久抱病。元,同“原”,长久。
  • 虞寄:东汉人,多次辞官不就。
  • 白袷:白色的单衣。袷(jiá),双层的衣服,这里指单衣。
  • 经年卷:指常年穿着的单衣也被卷了起来,准备收起。
  • 西来及早寒:西风吹来,寒意比往年更早。

楚泽讲解

这首诗是李商隐晚年之作,抒发了诗人仕途失意、身世飘零的感慨。

首联描写了深秋黄昏萧瑟的景象。“夕阳归路后,霜野物声干”,点明时间、地点和环境:夕阳西下,诗人走在归家的路上,秋霜覆盖的田野一片寂静,万物都停止了喧嚣。一个“干”字,写出了深秋肃杀的气氛,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寂寞。

颔联描绘了黄昏时分的景象。“集鸟翻渔艇,残虹拂马鞍”,诗人用生动的笔触描绘了黄昏时分的景象:成群的鸟儿飞过,好像要掀翻停泊在水边的渔船,雨后的残虹倒映在水中,仿佛要拂过我的马鞍。这两句诗动静结合,色彩鲜明,为我们展现了一幅美丽的秋景图。

颈联用典,表达了诗人怀才不遇、身不由己的苦闷。“刘桢元抱病,虞寄数辞官”,诗人以刘桢和虞寄自比,表达了自己怀才不遇、壮志难酬的苦闷。刘桢是东汉末年的文学家,“建安七子”之一,因病而不得重用;虞寄是东汉人,多次辞官不就。诗人用这两个典故,表达了自己久病缠身、身不由己的感慨。

尾联点明时令,并抒发了诗人对未来的担忧。“白袷经年卷,西来及早寒”,诗人说,常年穿着的白色单衣也被卷了起来,西风渐起,寒意来得比往年更早。这两句诗既点明了时令,也暗示了诗人对未来的担忧。诗人年老体衰,又身处逆境,面对即将来临的寒冬,心中充满了忧虑。

总的来说,这首诗通过描写深秋黄昏的景象,表达了诗人仕途失意、身世飘零的感慨。诗中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,如白描、用典、动静结合等,使诗歌意境深远,耐人寻味。

李商隐[唐代]

李商隐(约813年-约858年),字义山,号玉溪(谿)生、樊南生,唐代著名诗人,祖籍河内(今河南省焦作市)沁阳,出生于郑州荥阳。他擅长诗歌写作,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,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,和杜牧合称“小李杜”,与温庭筠合称为“温李”,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、温庭筠风格相近,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,故并称为“三十六体”。其诗构思新奇,风格秾丽,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,优美动人,广为传诵。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,难于索解,至有“诗家总爱西昆好,独恨无人作郑笺”之说。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,一生很不得志。死后葬于家乡沁阳(今河南焦作市沁阳与博爱县交界之处)。作品收录为《李义山诗集》。 更多

http://shici.puchedu.cn/shici_detail/e0a38250f6034fdd5f71.html

联系邮箱:

取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