寻师来静境,神骨觉清凉。
一饷逢秋雨,相留坐竹堂。
石渠堆败叶,莎砌咽寒螀。
话到南能旨,怡然万虑忘。
大家都搜:
访澄上人译文
为了拜访师父,我来到了这清幽之地,顿觉精神清爽,身心舒畅。 恰逢一阵秋雨,师父留我在竹堂中小坐。 石渠上堆积着凋零的落叶,长满莎草的台阶旁,寒蝉凄切地鸣叫。 我们谈论到禅宗六祖慧能大师的宗旨,我顿时心旷神怡,忘记了所有的烦恼。
访澄上人注释
访澄上人讲解
这首诗是李中拜访澄禅师时所作,描写了诗人寻访友人,在寺院中感受到的清幽意境和与友人清谈的愉快心情。
首联“寻师来静境,神骨觉清凉”点明诗人的来意和感受。为了拜访师父(澄上人),诗人来到清静的寺院,顿觉精神清爽,身心舒畅。“静境”不仅指寺院环境的清幽,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追求,即摆脱尘世的喧嚣,寻求内心的平静。
颔联“一饷逢秋雨,相留坐竹堂”描写了诗人与澄上人相遇的情景。一场秋雨,更增添了寺院的清幽之感。澄上人热情地邀请诗人到竹堂中小坐,为下面的清谈创造了条件。
颈联“石渠堆败叶,莎砌咽寒螀”描写了寺院中景物,烘托出一种萧瑟、清冷的氛围。石渠上堆积着落叶,莎草丛生的台阶旁,寒蝉低沉地鸣叫,这些景物都暗示了秋天的到来,也为诗人内心的平静作了铺垫。
尾联“话到南能旨,怡然万虑忘”是全诗的重点。诗人与澄上人谈论到禅宗六祖慧能大师的宗旨,顿时心旷神怡,忘记了所有的烦恼。慧能的禅宗思想强调“直指人心,见性成佛”,认为人人皆有佛性,只要放下执念,就能顿悟成佛。诗人与澄上人清谈,领悟到禅宗的真谛,从而摆脱了尘世的烦恼,达到了内心的平静。
全诗语言清新自然,意境清幽淡远,表达了诗人对清静生活的向往和对禅宗思想的领悟。诗中景物描写与情感抒发融为一体,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,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平静和喜悦。
诗词大全
别人正在查
http://shici.puchedu.cn/shici_detail/df2004cd204929d900e8.html
联系邮箱: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