普车诗词>李白的诗>酬崔五郎中>

酬崔五郎中,李白酬崔五郎中全诗,李白酬崔五郎中古诗,酬崔五郎中翻译,酬崔五郎中译文

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

[唐代] 李白

朔云横高天,万里起秋色。
壮士心飞扬,落日空叹息。
长啸出原野,凛然寒风生。
幸遭圣明时,功业犹未成。
奈何怀良图,郁悒独愁坐。
杖策寻英豪,立谈乃知我。
崔公生民秀,缅邈青云姿。
制作参造化,托讽含神祇,海岳尚可倾,吐诺终不移。
是时霜飙寒,逸兴临华池。
起舞拂长剑,四座皆扬眉。
因得穷欢情,赠我以新诗。
又结汗漫期,九垓远相待。
举身憩蓬壶,濯足弄沧海。
从此凌倒景,一去无时还。
朝游明光宫,暮入阊阖关。
但得长把袂,何必嵩丘山。

酬崔五郎中译文

北方的阴云横亘在高空,万里大地呈现出一片秋天的肃杀景象。壮士豪情激荡,却又对着西下的落日空自叹息。 我长啸着走出原野,凛冽的寒风也随之而起。有幸生逢圣明的时代,但是功业却还没有成就。 为何我怀抱着美好的蓝图,却只能郁闷地独自忧愁?拄着拐杖去寻访英雄豪杰,一番倾谈才能真正了解我。 崔五郎中是人中俊杰,高远的志向如同青云一般。他的文章制作精妙,可以与造化相比,讽喻之作蕴含着神妙的气韵。 山海都可以倾覆,但他许下的诺言却始终不会改变。正值深秋寒霜凛冽之时,我们兴致勃勃地来到华丽的池塘边。 我起身舞动长剑,在座的人都为之精神振奋,扬起眉毛。我们因此尽情地欢聚,他还赠送给我新的诗篇。 我们又相约一起漫游,期盼着在遥远的九重天外相见。我要纵身前往蓬莱仙岛,洗涤双足嬉戏于沧海之中。 从此我要超越世俗的限制,一去不复返。早上游览明光宫,晚上出入于天上的阊阖宫阙。 只要能够长久地与你携手同行,又何必一定要隐居在嵩山呢?

酬崔五郎中注释

  • :酬答,赠答。
  • 崔五郎中:指崔宗之,时任司勋员外郎。
  • 朔云:北方的云。朔,北方。
  • 壮士:指诗人自己。
  • 长啸:撮口发出高而长的声音,表示抒发感情。
  • 圣明时:指唐玄宗统治的开元盛世。
  • 良图:美好的理想和抱负。
  • 郁悒:忧郁,烦闷。
  • 杖策:拄着拐杖。策,拐杖。
  • 英豪:英雄豪杰。
  • 崔公:指崔宗之。
  • 生民秀:百姓中的优秀人物。
  • 缅邈:高远貌。
  • 青云姿:比喻高远的志向。
  • 制作:指文章的写作。
  • 参造化:与大自然的创造力相比。形容文笔高妙。
  • 托讽:寄托讽喻。
  • 神祇:神灵。
  • 海岳:大海和山岳,喻指极重的事物。
  • 吐诺:许下的诺言。
  • 霜飙:秋天的寒风。飙,暴风。
  • 逸兴:奔放的兴致。
  • 华池:华丽的池塘。
  • 扬眉:形容精神振奋的样子。
  • 穷欢情:尽情地欢乐。
  • 汗漫期:指漫游的约定。
  • 九垓:天的极高处。
  • 蓬壶:即蓬莱,传说中的海上仙山。
  • 沧海:大海。
  • 凌倒景:超越世俗的限制。倒景,指日影倒射的景象,喻指虚幻不实的事物。
  • 明光宫:汉代宫殿名,这里泛指天上的宫殿。
  • 阊阖关:神话传说中的天门。
  • 把袂:拉着袖子,表示亲近。
  • 嵩丘山:即嵩山,在今河南省,是道教名山。

酬崔五郎中讲解

这首诗是李白赠答友人崔宗之的作品,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赞赏、对自身处境的感慨以及对未来理想的憧憬。

诗歌开篇描绘了一幅秋景图,渲染了一种壮阔而萧瑟的气氛,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。诗人一方面渴望建功立业,一方面又感到怀才不遇,郁郁不得志。

接着,诗人转而赞美崔宗之的才华和人品,表达了对友人的敬佩之情。诗人认为崔宗之的文章精妙,志向高远,品格高尚,是值得信赖和交往的朋友。

随后,诗人描写了与崔宗之相聚的欢乐场面,以及两人相约漫游的愿望。诗人渴望摆脱世俗的束缚,追求自由自在的生活,同时也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。

最后,诗人以豪迈的想象结束全诗,展现了他对未来的憧憬和对友谊的坚定信念。诗人希望能够与崔宗之携手同行,共同追求理想,即使不能隐居山林,也能够找到人生的意义。

全诗情感丰富,意境开阔,语言流畅自然,既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真实情感,又展现了他的浪漫主义情怀。诗中运用了大量的意象和典故,使得诗歌更具有文化内涵和艺术感染力。

李白[唐代]

李白(701年-762年),字太白,号青莲居士,唐朝浪漫主义诗人,被后人誉为“诗仙”。祖籍陇西成纪(待考),出生于西域碎叶城,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。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,有《李太白集》传世。762年病逝,享年61岁。其墓在今安徽当涂,四川江油、湖北安陆有纪念馆。 更多

http://shici.puchedu.cn/shici_detail/dbcef3e107409737242c.html

联系邮箱:

取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