普车诗词>林同的诗>禽兽昆虫之孝十首·豺獭>

禽兽昆虫之孝十首·豺獭,林同禽兽昆虫之孝十首·豺獭全诗,林同禽兽昆虫之孝十首·豺獭古诗,禽兽昆虫之孝十首·豺獭翻译,禽兽昆虫之孝十首·豺獭译文

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

[宋代] 林同

曾闻豺祭兽,还见獭陈鱼。
人苟不知祭,能如豺獭乎。

禽兽昆虫之孝十首·豺獭译文

我曾听说豺捕获猎物后会祭拜,还看到水獭捕到鱼后会排列出来。人如果不懂得祭祀感恩,能比得上豺和水獭吗?

禽兽昆虫之孝十首·豺獭注释

  • 豺:一种野兽,形似狼,性凶猛。
  • 祭兽:指豺捕获猎物后,将猎物排列开来,似祭拜一般。古人认为这是豺感恩天地的表现。
  • 獭:水獭,一种水生哺乳动物,善于捕鱼。
  • 陈鱼:指水獭捕到鱼后,将鱼排列在岸边,似陈列祭品一般。
  • 苟:如果,假使。
  • 知祭:懂得祭祀,懂得感恩。
  • 能如豺獭乎:能像豺和水獭那样吗?反问语气,表示不能。

禽兽昆虫之孝十首·豺獭讲解

这首诗通过豺和水獭祭祀猎物的行为,反衬出人如果不懂得祭祀感恩,甚至不如禽兽的道理。

诗的前两句“曾闻豺祭兽,还见獭陈鱼”,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了豺和水獭的习性,突出了它们的“祭”和“陈”的行为,为下文的议论作铺垫。

后两句“人苟不知祭,能如豺獭乎”,是诗的主旨所在。诗人由物及人,通过反问的方式,表达了对人不懂得祭祀感恩的批判,也表达了对人性的失望。

这首诗语言朴实,却蕴含着深刻的哲理。它提醒人们要懂得感恩,要敬畏自然,要保持一颗谦卑的心。诗人将禽兽的自然行为与人的道德伦理联系起来,赋予了禽兽行为以道德意义,也使诗歌具有了更强的警示作用。

林同[宋代]

(?—1276)宋福州福清人,字子真,号空斋处士。林公遇子。深于诗。以世泽授官,弃不仕。元兵至福州,福建招抚使刘仝子即其家置忠义局,招募义兵。元兵至城下,仝子遁,同啮指血书壁,誓守忠义,寻被执,不屈而死。有《孝诗》。 更多

http://shici.puchedu.cn/shici_detail/d1cae8ed05d36d2a8323.html

联系邮箱:

取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