普车诗词>李益的诗>题太原落漠驿西堠>

题太原落漠驿西堠,李益题太原落漠驿西堠全诗,李益题太原落漠驿西堠古诗,题太原落漠驿西堠翻译,题太原落漠驿西堠译文

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

[唐代] 李益

征戍在桑干,年年蓟水寒。
殷勤驿西路,北去向长安。

题太原落漠驿西堠译文

常年戍守在桑干河畔,每年都感到蓟水一带寒冷逼人。我关切地望着驿站西边的道路,那是通往北方长安的方向。

题太原落漠驿西堠注释

  • 题:题写,题在壁上。
  • 太原落漠驿:在今山西省阳曲县西北。落漠驿是驿站名。
  • 西堠(hòu):驿站西边的烽火台或路标,这里指驿站西边的道路。堠,古代设在边境或交通要道上的土堆,用以瞭望或作为标志。
  • 征戍(zhēng shù):指戍守边疆的将士。
  • 桑干:桑干河,流经今山西北部和河北北部。
  • 蓟水(jì shuǐ):指流经蓟州(今北京一带)的河流,泛指北方。
  • 殷勤:情意深厚,这里指关切地。
  • 长安:唐朝都城,在今陕西西安。

题太原落漠驿西堠讲解

这首诗描写了戍边将士思念家乡的心情。诗人通过对戍边生活的描写,表达了对远方长安的思念之情。

首句“征戍在桑干,年年蓟水寒”,点明了将士们戍守的地方和时间的漫长,也暗示了边塞环境的恶劣。桑干河和蓟水都是北方边地的代表,常年戍守在此,自然会感到寒冷。

第二句“殷勤驿西路,北去向长安”,是全诗的关键。诗人没有直接写思乡之情,而是通过“殷勤”地关注驿站西边的道路,暗示了自己对长安的思念。驿站是传递消息的地方,西边的道路是通往长安的方向,因此,诗人关注这条道路,实际上是关注着家乡的消息,表达了对家乡的深深思念。

全诗语言朴实,感情真挚,意境深远,充分体现了戍边将士的思乡之情。诗人将个人情感融入到对边塞景物的描写之中,使诗歌具有了更强的感染力。

李益[唐代]

李益(约750—约830), 唐代诗人,字君虞,祖籍凉州姑臧(今甘肃武威市凉州区),后迁河南郑州。大历四年(769)进士,初任郑县尉,久不得升迁,建中四年(783)登书判拔萃科。因仕途失意,后弃官在燕赵一带漫游。以边塞诗作名世,擅长绝句,尤其工于七绝。 更多

http://shici.puchedu.cn/shici_detail/d14f19133119e90b3b66.html

联系邮箱:

取消